港口作为玉米产销区的集散地,在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历年来玉米南北港口的玉米价格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0年8月12日,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信息部、中华粮网主办的“2010玉米产业经济高峰论坛”上,厦门建发原材料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东就当前南北港口玉米贸易形势进行了分析。
郑晓东介绍,今年2-6月,广东港口玉米累计到货387.7万吨,同比上年增加92.5万吨,增幅为31.3%;累计走货388.9万吨,同比上年增加75万吨,增幅为23.9%。7月期初库存为44.8万吨。目前港口日均成交量均在2万吨以下,近日不足1万吨,市场以中小型饲料企业以及散户拿货为主。
7月以来,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明显下滑,近两周以来受价格提升刺激,到货有所增加;由于近期快车多以发运产区大豆、水稻等其他粮食为主,后期玉米集港数量依然偏少。按照目前港上铁运快车以及集装箱汽运流通中转速度分析,7-8月周度玉米到货量预计约20万吨,月度到货80万吨以上,加上150万吨进口玉米的到货量,基本能维持南方港口供应。
进口方面,郑晓东表示,由于国内质检程序较为繁琐、严格,对进口转基因玉米用途要做跟踪监测,进口玉米用作饲料加工尚需时间验证,目前对市场行情影响有限。目前,中粮进口玉米深圳口岸完税价格为1850元/吨,前期签订预售合同为1920元/吨;后期在规模进口的形势下,如用作饲料加工无异议,性价比优势明显。
从当前的运力情况来看。海运方面,5月以来,国内航船运费一路走低,由5月下旬的最高峰110元/吨(班轮),下降至目前的55-60元/吨,海运成本优势突出。以6月30日补贴采购粮最后运抵期限为节点,国内航运船期逐步宽松;一方面是北方港口煤炭、建材等运输清淡,另一方面玉米粮源有限,班轮配舱较难,装船时间延长;铁路运输方面压力明显减轻,到10月份以前,铁路运输方面将进入淡季,主要是因为粮源有限,有补贴期间已经从产地调运走大部分玉米;再有产地的酒精厂、淀粉厂还需要自行消化一部分玉米,所以运到北方港口的贸易粮数量会有很大程度的缩减。
郑晓东认为,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南北港口好粮(新标二等以上)粮源继续减少,随着国内畜禽养殖效益明显改善、养殖户补栏积极,后期饲料玉米需求会相应增长,尤其是饲料厂对好粮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