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胎位不正等一些个别生理因素,大群产程过长包括以下几点原因(其中有不少观点引用其他专家):
1.限位栏的引入严重限制了母猪的运动,肋肌、腹肌、膈肌和荐坐韧带的发育相对不良,辅助分娩的肌肉如腹肌、膈肌等得不到充分运动等因素均可造成。
2.更重要的是肝肾损伤引起内分泌紊乱,运动不足总是使心脏和肺总处于“低调”状态、心肺功能不匹配,食欲不振引发母猪营养贮备不足、子宫营养不良等,以及血氧不足等引发子宫收缩无力、胎衣变薄或羊水减少等。
3.分娩是一个高能耗、高运动(强度和耐力)、剧疼痛的综合剧烈应激过程,长时间、高水平应激性肾上腺激素分泌,对O2和营养物质的短时间内需求剧增,无氧酵解供能,大量氧化中间产物和自由基蓄积,对实质脏器和免疫系统的损害极大,引起肌肉收缩显著减弱,母猪难以承载,极易发生滞产。
4.技术员和猪体都对催产素产生了依赖。母猪分娩的现状是:无需人工助产可产出第一个胎儿,但从第一个胎儿产出到最后胎儿娩出需要6-8个小时的时间,普遍存在母猪产程过长现象。直线的推理是母猪产程过长(滞产)是由于子宫收缩无力引起,为了解决滞产问题,大部分猪场规定母猪在产出第2个胎儿后使用缩宫素2-4支,在使用缩宫素后第二产程也需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形成了母猪依赖催产素才能分娩和饲养员依赖催产素才能助产的局面;也有一些猪场意识到了普遍使用缩宫素的危害,于是规定在母猪分娩6头后使用缩宫素,少部分猪场规定在母猪产完后用来促进恶露,极少有猪场不使用缩宫素。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