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uanzhang

现在母猪产程过长的具体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0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胎位不正等一些个别生理因素,大群产程过长包括以下几点原因(其中有不少观点引用其他专家):
1.限位栏的引入严重限制了母猪的运动,肋肌、腹肌、膈肌和荐坐韧带的发育相对不良,辅助分娩的肌肉如腹肌、膈肌等得不到充分运动等因素均可造成。
2.更重要的是肝肾损伤引起内分泌紊乱,运动不足总是使心脏和肺总处于“低调”状态、心肺功能不匹配,食欲不振引发母猪营养贮备不足、子宫营养不良等,以及血氧不足等引发子宫收缩无力、胎衣变薄或羊水减少等。
3.分娩是一个高能耗、高运动(强度和耐力)、剧疼痛的综合剧烈应激过程,长时间、高水平应激性肾上腺激素分泌,对O2和营养物质的短时间内需求剧增,无氧酵解供能,大量氧化中间产物和自由基蓄积,对实质脏器和免疫系统的损害极大,引起肌肉收缩显著减弱,母猪难以承载,极易发生滞产。
4.技术员和猪体都对催产素产生了依赖。母猪分娩的现状是:无需人工助产可产出第一个胎儿,但从第一个胎儿产出到最后胎儿娩出需要6-8个小时的时间,普遍存在母猪产程过长现象。直线的推理是母猪产程过长(滞产)是由于子宫收缩无力引起,为了解决滞产问题,大部分猪场规定母猪在产出第2个胎儿后使用缩宫素2-4支,在使用缩宫素后第二产程也需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形成了母猪依赖催产素才能分娩和饲养员依赖催产素才能助产的局面;也有一些猪场意识到了普遍使用缩宫素的危害,于是规定在母猪分娩6头后使用缩宫素,少部分猪场规定在母猪产完后用来促进恶露,极少有猪场不使用缩宫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0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几位已指出母猪运动不足的问题。这是对的。但生产前后的几个小时内,主要问题是母猪的产仔行为能否表达。

下面是我的实验观察结果:
如空间允许,母猪在产前8小时内平均(40头)要转~60个完整的圈(不完整的更多)以调整产姿和释放应激。产后8小时内,只平均转~10个圈。

在常规产仔栏内,这一行为不能表达。这有可能影响其生理和心理活动而不利产仔。

当然,这只是诸多因素中的其中一个。不想以偏概全。

点评

这位小哥,对动物行为学有颇有研究哈  发表于 2010-8-20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后备猪时要可以参考其母本历胎产程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3:1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