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5|回复: 3

请推荐2011年湖北等地适合的淡水新品种鱼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5 17: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养鱼20多年,但只局限在四大家鱼,利润现在是越来越低,有专养经验(青鱼,鲫鱼),想找个新品种,有人建议可以养下杂交太阳鱼,不知道现在市场怎么样,也就三利润如何,还有在湖北地区适合养殖吗?希望大家给我点建议,谢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想向您请教一下专养青鱼的经验,不知如何联系。谢谢!  发表于 2010-8-6 20:32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yinhongshu + 1
立佳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8-5 17: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路过。
太阳鱼的繁殖季节在广东为3月至10月,水温20 ℃以上。1冬龄鱼即太阳鱼图片可进行繁殖,属于多次性产卵的鱼类。 太阳鱼的卵粒很小,所以刚孵出的幼苗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随着个体的增长,达到2.5㎝时可辅投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必须32%以上。由于太阳鱼个性温驯,摄食时抢得不凶,较斯文,而且摄食量小,所以在大面积的鱼塘里进行驯化配合饲料比较困难,应该是在繁殖池里培育到体长2.5㎝以上时,再把它转入其他面积较小的水泥池或土池来进行驯化配合饲料。   太阳鱼是中上层鱼类,驯化时对沉落水底的饲料不会摄食,所以投配合饲料时必须做到少量多次,因其口径小,配合饲料应该为粉状或微粒状。驯化时全池泼洒,然后再补充浮游动物。随着驯化的进行,逐步增加配合饲料量而逐渐减少浮游动物量,最后完全驯化成摄食配合饲料,此时鱼苗太阳鱼在水里达到3-4㎝即可放下鱼塘养成。   鱼苗下塘前10天要用茶枯把鱼塘消毒,用茶枯清塘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彻底杀灭野杂鱼虾;第二茶枯具有很好的肥水作用。清塘后至鱼苗下塘时,塘水已经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对鱼苗下塘后的成活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养成鱼最好是单养搭配少量鲢、鳙鱼,因为太阳鱼个体较小,摄食能力较差,所以一般不能与其他个体较大抢食较快的鱼类混养。每亩鱼塘可放养4㎝左右的鱼苗3000尾。   鱼苗下塘后,每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0%,每日分4次投饲,并且每次投料都要较大面积泼洒,然后根据鱼苗的摄食情况再确定是否逐渐缩小投饲范围,鱼苗下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大面积漂亮的太阳鱼投喂,可缩小至一个范围投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随着鱼苗个体的长大,日投饲量逐渐改为鱼体重的4%,此时每天投料可改为2次。当水温降到10℃时,根据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投料量。   当池塘水需要换水时,加水口必须用网过滤,以防其他较大型的野杂鱼混入池塘,残杀个体较小的太阳鱼。太阳鱼抗病能力强,但如果水质长期处于恶化的状态下,仍会影响其生长,使其抵抗力降低。 太阳鱼生长速度较慢,但其个体达到80-100克/尾时即可上市,在池塘经6个月的养殖便可达到100-150克/尾。在养殖过程中,雄鱼比雌鱼生长速度较快,个体亦较大。
[编辑本段]杂交太阳鱼
  杂交太阳鱼又叫杂交太阳鲈是科研人员精选北美太阳鲈科鱼还是太阳鱼类原种进行杂交获得。她具有肉味美、个体大、体形美、起捕率高等诸多优点。除食用外,她还是集游钓和观赏于一体的理想品种。杂交太阳鲈的繁育与推广系湖北省2001-2002年重点科研项目。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杂交太阳鱼体质强健,头小背高,肉质丰厚。背部拱圆,腹部平直,侧面观类似椭圆状。鳃盖骨边缘突出,长有一蓝黑色的形似耳状的软膜。背部及边缘橄榄色至蓝绿色,体侧通常有几块暗纹。体下部蓝绿色。头部边缘有彩虹蓝和绿斑,软膜呈黑白相间或蓝绿色的边缘。   2、食性:体长2.5-3cm的鱼苗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为5-6cm时,还可摄食水、陆生昆虫、小龙虾、有机碎屑等;处于成鱼阶段的杂交太阳鱼以水生植物、大型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小鱼虾为主。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糠麸、各种饼类、浮萍、散状及粒状配合饲料、附不怎么漂亮的太阳鱼着藻类、各种动物下杂,小鱼虾。采用含蛋白质28%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杂交太阳鱼能获得最大生长率。 3、生态习性:属广温、广盐性鱼类,能生存于1-40℃及1PPm的半咸水环境中。最适生长温度26-31℃,PH范围为6-9.5,最适7-8,可生存于1mg/L以上氧气的环境中,在我国绝大部分池塘、湖泊、水库、河流中可良好的生长。   4、生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鱼苗经4-5个月养殖体重可200-250克,经6-14个月养殖,体重可达400克以上。   5、营养价值:粗蛋白质为18.8%,粗脂肪11.5%,干物质中17种氨基酸含量高达17.68%,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也很高。并富含钙、铁、磷、钠、钾等微量元素,和鲫鱼一样可列为滋补食品,特别适合妇女儿童食用。
杂交太阳鱼养殖
  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1-6亩为宜,适宜水深为2-2.5米,池塘底质以黑色壤土最好。鱼种放养一般选择在每年的6-7月,规格以6-8cm为好,每亩放养1000-3000尾,条件好的死了的太阳鱼可提高到3000-4000尾。可投喂植物性饲料如黄豆、豆饼、豆渣、花生饼、菜籽饼、米糠等;青饲料主要是各种陆生植物含纤维素少的嫩叶,水生浮萍;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蚕蛹、血粉,各种水生螺蚬类的肉、小鱼、小虾、牛等动物的下杂,各种水陆生蚯蚓,昆虫幼虫等;人工配合饲料通常由鱼粉、菜籽饼、棉饼粉、花生饼粉、麦麸、矿物质、维生素混合后制成,蛋白质含量约为28-32%,经4-5个月养殖,杂交太阳鱼规格可达200-250克,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 2、池塘混养:在主养花、白鲢、草鱼、大口胭脂鱼、甲鱼等的池塘中混养杂交太阳鲈均能获得较好的养殖互补效果。在主养鲤、鲫、团头鲂的池塘中不应混养或少量混养杂交太阳鲈。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放6-8CM的鱼种300-500尾,经10个月养殖,每亩可获杂交太阳鲈8-20公斤,规格可达0.4公斤以上。   3、流水养殖:养殖池面积通常60-100m2的水泥池或用面积20m2左右的孵化池、育苗器改制,水深保持1米。放养6-8CM的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2%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
黑刺盖太阳鱼
  形态特征: 黑刺盖太阳鱼常与白刺盖太阳鱼同时发现,虽然和太阳鱼开刀白刺盖太阳鱼所能忍受的水比起来,黑刺盖太阳鱼喜欢较大较清澈的水,但是这两种鱼都广泛地分布于池塘、湖泊及河流中。平均重量在340-680克之间,最大可达2.27千克。   产地:北美东部由加拿大南部至墨西哥湾,并广泛引进至其他各地。
蓝鳃太阳鱼
  蓝鳃太阳鱼是鲈鱼形目科棘臀太阳鱼属的一种,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又一个淡水优良品种。蓝鳃太阳鱼的体形似海水鲷科的某些鱼类,椭圆型,身扁背高,个体较小,普遍为80—150克/尾,体测各有10条灰黑色的横纹,体色具有金属光泽紫、绿、黄相间,非常美观,繁殖季节雄鱼更加鲜艳夺目,测体的横纹随着鱼个体的增大而变淡。蓝鳃太阳鱼适温性广,冬季不用采取保温措施,能自然过冬。该鱼的食性为杂食扁肉食,但不是凶猛性鱼类,较温驯,耐低溶氧,耐肥水,抗病力强。该鱼肉质香甜爽滑,口感极好,很受太阳鱼市场欢迎。 蓝鳃鱼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 L.)是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的一种,原产于北美,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美国大湖水系和全美国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等水域里均有分布。该鱼个体较小,常见的多为50~100克/尾。大者达2千克/尾左右。从形态来看,蓝鳃太阳鱼的体形有些似尼罗罗非鱼,外观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鳃盖后缘长有一黑色形式耳状的软膜,是所有太阳鱼的一个共同特征,只是不同种其“耳膜”有不同颜色及不同形态而已。蓝鳃太阳鱼的头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红色或淡橙黄色,背部淡青灰色,间有一些淡灰黑色的纵纹,但不太明显。头小背高,肉质丰富。   每年3~10月,是蓝鳃太阳鱼的繁殖季节。此时的雄鱼体色显得特别光彩夺目,十分美丽。一般15厘米长的雌鱼可产卵65000粒,而且是多次产卵。该鱼的适温性广,在低水温(12℃)下也能正常摄食生长。   蓝鳃太阳鱼的食性以动物性为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也完全可满足其生长需要,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2~362/0便可。太阳鱼图该鱼的适应性很强,大小水体均能生长。其养殖方法以彩专塘单一集约化养殖为好,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2米为宜,每亩放养3~4厘米/尾的鱼苗1000~12000尾。投喂适口的颗粒料,日投量占鱼体重的100/0左右,长到100克/尾左右后,日投量占鱼体重70/0,具体视天气变化及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在养殖过程中,该鱼很少发病,但仍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与其他淡水鱼相似。   蓝鳃太阳鱼是一条非常好的鱼,虽然个体较小,但肉质极为鲜美,是许多名优鱼不能相比的。   蓝鳃太阳鱼集观赏、垂钩、食用为一体,是目前新兴的养殖品种。
绿色太阳鱼
  绿色太阳鱼原产美洲,美国将其与蓝鳃太阳鱼杂交,发展的杂交太阳鱼,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绿色太阳鱼由此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笔者1999年从美国引进一批鱼种,在南宁市科嘉养殖实验场饲养,并于2000年繁殖投产。在饲养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其食性不了解,又没能查获国内外有关文献。为此,笔者做了一系列实验,对其食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食物组成
  实验表明,浮游植物、罗非鱼苗、小螺和芜萍是绿色太阳鱼不喜好或不易得的(如罗非鱼苗可能是难以捕捉的对象);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和摇蚊幼虫是绿色太阳鱼喜好的或是容易获得的;枝角类、水蚯蚓和摇蚊幼虫属最喜欢的食物。好多太阳鱼  溶氧要求 当溶氧量下降到0·5毫克/升时,鱼已浮头,不再摄食饲料;溶氧1·0毫克/升以上,有摄饵行为;溶氧量2·5毫克/升以上,摄食强度较大,最高记录为饲料占鱼体总重量的5·6%。   水温要求 根据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间,绿色太阳鱼在水泥池中越冬的表现,证明它抗低温能力比较强(据报道,其最低临界温度为3 ℃),故可不用加温保护。其间,每日投膨化颗粒饲料。笔者观察到水温12℃ 时,绿色太阳鱼仍有摄食行为。   综合评价 绿色太阳鱼是我国新引进的养殖品种,目前正在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笔者认为,绿色太阳鱼以营养类型来分,属于温和肉食性鱼类。从其食物组成分析,绿太阳鱼色太阳鱼的主要食物为枝角类、水生环节动物以及水生昆虫幼虫;次要食物为桡足类;小螺、小鱼为偶然性食物;而人工配合饲料对绿色太阳鱼来说,应划归“替代食物”的范畴。   绿色太阳鱼的开口饵料为浮游植物、轮虫和小型枝角类。这一特性为发展绿色太阳鱼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预计采用常规池塘培育鱼苗的方法,可以解决其鱼苗的饵料问题。   绿色太阳鱼的食性与蓝鳃太阳的食性相类似,蓝鳃太阳鱼鱼苗初期饵料为枝角类和桡足类,而本研究的结果,浮游植物乃绿色太阳鱼开口饵料之一,这方面有些差别,也是饲养绿色太阳鱼的有利因素。 绿色太阳鱼的养殖必将依赖于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而绿色太阳鱼的营养需要量是今后研究配合饲料的依据,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fengjinchen 于 2010-8-5 17:36 补充以下内容

只是摘录的写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2: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贴的我都看过了  ,说些实际的行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16: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洪湖地区不是有很多养黄鳝的吗,而且利润也挺高的,统一的黄鳝料非常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8 13: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