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7月30日,省畜牧食品局信息中心发布7月最后一期生猪预警:据监测预警系统监测,7月底我省生猪价格继续回升,但升速有所减缓。玉米继续小幅回涨,平均猪粮比接近5:1,部分养殖场户开始盈利。
其中,育肥猪、仔猪、二杂后备母猪和猪肉分别上涨0.46元/公斤、0.62元/公斤、42.00元/头和0.78元/公斤。均价分别为11.06元/公斤、12.30元/公斤、986元/头和18.55元/公斤。小麦麸下跌0.01元/公斤,均价为1.85,玉米和育肥猪配合料各涨0.01元/公斤,均价分别为2.23元/公斤和2.94元/公斤。
上周生猪价格继续回升。育肥猪公斤均价重回11元以上。监测点二杂肥猪最低价在井研县,均价8.80元/公斤;上半年最低价的巴中市各县均价恢复到9元/公斤以上,较前期低迷时的最低价上涨2.3元/公斤,涨幅达32.39%。外三元肥猪最高价在什邡市,均价13元/公斤。仔猪上涨力度较大,成都市的彭州、大邑上冲至16元/公斤,川东川北的苍溪、元坝、大竹、宣汉、渠县等高过14元/公斤。后备母猪上升4.45%,补涨迹象显示补栏较为积极。
玉米和育肥猪配合料均是稳中有升,不可小视的是有33个监测县玉米均价超过全省均价。小麦麸环比下降,如果玉米继续温和上扬,势必将带动小麦麸回升。
上周猪粮比为4.96:1,较第3周回升3.98%,周增幅明显减缓。根据四川特点,虽然尚未回到均衡线之上,但部分自繁自养的养殖场户已开始保本盈利。
川猪价虽然连续4周回升,但升速减缓。据了解,部分监测县出现收猪难的迹象。结合6月存出栏等情况,专家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前期提前出栏较多、散养户空栏率较高、仔猪存栏量下降、屠宰企业对未来半年的市场预期较好、川猪出口增量,以及一些养殖场户惜售等原因所致。预计8月份将缓慢上扬、小幅震荡。 本报记者 吕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