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5|回复: 4

猪丹毒的防控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0 1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不容忽视。
  笔者在最近几个月的市场服务中发现,猪的丹毒杆菌病卷土重来,先后在湖南的郴州、岳阳县、江西的宜春等地发生小范围的流行,给猪场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丹毒杆菌与蓝耳病、猪瘟伴发,成为种猪、生长肥育猪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养殖户却还没有意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往往发生误诊。该病如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所以要对该病重新认识,加以重视。
  一、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其中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尤以夏季高温炎热、多雨时季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潜伏期长短与病菌毒力强弱和猪的抵抗力有关,人工感染的一般为3-5天,最短的只有24小时,最长的可达7天。
  二、主要症状与病变
  猪丹毒在临床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常见的是急性与亚急性,慢性的少见。急性败血症型猪突然发病死亡,无明显症状。
  其特征是一只或数只猪突然死亡。最典型的症状是患猪体温升至41-42℃、离群寒颤、躺卧、不愿站立及走动。若赶动病猪则因痛而跛行,走动僵硬。站立时垂头、弓背。食欲减低或消失常见于大多数患猪。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或黑紫色疹块,指压可暂时退色。有的病例,疹块中央发生坏死,久而变成皮革样痴皮。慢性猪丹毒患畜的几个关节可见非化脓性关节炎。
  三、诊断
  如果病猪皮肤呈现典型病变,现场容易诊断。一些猪场在保健用药期间还算稳定,一旦停药又出现散发突死病例,不易判断。确诊可通过实验室诊断。
  四、防控与治疗
  1、保持栏舍的清洁卫生,定期用裕菌清或鼎氟醛加强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高温高湿;
  3、避免饲喂霉变饲料,视原料情况每吨料中添加霉毒清1-3公斤;
  4、预防免疫: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一次即可。
  5、疫病流行期间每吨料用金西林或肺安肠康1-2公斤保健;
  6、发病猪只隔离,肌注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1.5-3万单位,每天2-3次肌注,连用3-5天。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若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疗效更好。也可用金炎康肌注,每头10-20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apple12151007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7-30 13: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发生丹毒的不是很多。而且现在免疫的也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6: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防范于未然总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0: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 死亡率很高尤其是育肥猪 损失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1 2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观点,老猪死灰复燃是对当今兽医界的客观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7: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