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0 13: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本话题:
现补充一些资料供您参考。---《猪高热病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分析与综合防制措施》
(文:杨学海 文斌)
在近1000家猪场的调查,高热病是在高致病性的蓝耳病等病原的侵害下导致猪免疫力低下而感染的多病原综合征. 所谓猪免疫力低下是指猪在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下,体内的免疫系统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肌体防御功能降低或缺失而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惊扰发病的现象.下面我们对造成猪免疫力低下而发生高热病的因素予以分析.
一、导致猪免疫力低下发生高热病的多种应激因素:
1, 病原性因素:猪的蓝耳病(PRSS)、圆环病毒、气喘病、胸膜肺炎放线菌、伪狂犬病毒等能破坏猪的巨噬细胞、抑制猪的免疫功能使动物易继发感染.
2, 营养性因素:营养不良和过饲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并由于蛋白质和能量的缺乏和过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相对失衡而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目前有许多专家认为同源蛋白的的广泛使用导致了高热病的流动和传播,也有许多试验证明高铜高锌的长期使用对猪的脏器和免疫系统有破坏作用。
3, 霉菌毒素:目前发现的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伏马酸)、镰刀菌毒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是猪饲料中最常见的对猪的危害最大的几种毒素,其中的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能抑制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 重金属超标:猪饲料中的重金属超标通常指镉、铅、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超标,另外,随着一些重金属微量元素的超量添加(如铜、锌)也引起猪呕吐、贫血、淋巴细胞破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特别是我国很多地方硫酸锌的伴生物镉超标已成为普遍现象,锌矿含镉0.1-0.5%,有的高达2-5%,远远超过国家标准0.05%(0.5毫克/千克),2006年珠海刘康华因使用镉超标25倍的饲料导致母猪死亡79头、公猪4头、哺乳仔猪439头、流产160多胎,损失100多万元
5, 抗生素长期超量添加导致慢性中毒、耐药性增加、抵抗力下降:抗生素影响肌体的免疫反应、引起肌体防御功能不全,如磺胺嘧啶及四环素在常用治疗浓度下能影响肌体的补体系统,并可抑制调理作用与趋化作用,利福平可抑制活化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等.
6, 猪长期多打乱打疫苗影响猪正常的免疫.
二、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猪免疫力防制高热病:
1, 对破坏猪免疫力的病原微生物应科学防制:对免疫原性差、变异快的蓝耳病和圆环病毒应通过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营养、改善环境结合自家苗来予以控制,对伪狂则通过疫苗接种予以控制和净化,对细菌性的放线杆菌、支原体则通过敏感的抗生素脉冲式给药方式予以解决!
2, 对猪营养过剩或不足导致的猪免疫力低下应通过系统营养的思维予以解决,特别是对原料的新鲜度,维生素,饮水要重点关注,维生素中对免疫有帮助的有VA、VE、VC、VB3、VB4、VB6、VB11、VH等,特别是种猪维生素容易缺乏,建议有条件的猪场给种猪提供优质青饲料,对粗蛋白水平尽可能降低,可根据理想氨基酸模式,保证必须氨基酸的供应量,对我国能量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要通过添加优质油脂予以解决,但要注意不同阶段的猪对短链、中链和长链脂肪酸利用率是不一样的,幼龄猪习惯消化短链的不饱和脂肪酸,如豆油、椰子油等,成年猪可消化棕榈油、猪油等。但短链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特别是在高铜、高温的饲料环境中容易变质。让猪有“抵抗力、好身体”应在营养和饲养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应提倡福利养猪的思路,要有爱猪如仔的情怀。在微量元素营养上,应根据猪的营养需要来提供微量元素的供应量,减少高铜、高锌的使用时间,有条件的可以用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减少无机微量元素过量对环境的污染、对肌体的侵害,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猪的免疫力。对同源蛋白的使用必须慎重,应检测病原微生物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当然,尽可能开发出高效安全的卵黄抗体替代同源蛋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对霉菌毒素造成猪的免疫力低下应从源头抓起,让猪远离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上策,通过添加脱霉剂来脱毒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4, 对重金属引起的猪免疫力低下应加强对添加剂原料和预混料重金属检测的把关工作,特别是对硫酸锌中伴生镉超标的问题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加以监控,对镉超标又不进行去镉工艺的生产厂家应予以关闭整改,饲料厂技术人员可以用正规厂家的有机锌取代无机锌,既可避免重金属超标问题,又可避免高铜、高铁、高钙对无机锌的吸收拮抗而造成锌缺乏引起的采食量下降、生长慢、种猪踢裂和繁殖性能下降的问题。
5, 对抗生素长期超量添加导致的猪免疫力低下应调整抗生素的添加方式,由长期添加改为脉冲式投药预防方式,在配种前后、转群前后、气温巨变前后按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喂3-5天,饲料中可添加天然中草药如黄芪等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断奶仔猪驱虫时尽量采用左旋咪唑按体重大小配量注射,也可起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6, 对长期多打、乱打疫苗引起的猪免疫力低下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抗体监测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次数宜少不宜多;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猪只疫苗接种的时间宜晚不宜早(尽量避免使用超前免疫,防止免疫麻痹的产生).切记,在养猪业中,最佳的免疫当属风土驯化.在充分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之后,驯化的思想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环节的始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