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料投料段: 1、往往在投料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原料的霉变、结块、异物等现象;
 2、投料不当或沟通不到位时,还会出现残留、串仓从而导致交叉污染现象;
 3、“三方互通”、投料记录是否填写完全,避免产品异常时无法追溯现象;
 二、粉碎工段:
 1、 要求巡检工要经常性地检查粉碎室,并做好记录;
 2、要求质检员对粉碎后的物料经常抽查、过筛;
 3、关注粉碎粒度大小、筛网破损情况、碎粉物料质,重点在于玉米质量;
 三、配料混合段
 1、及时沟通:信息传递及其方式不可忽视。
 2、看板管理:列出配料先后顺序及要求。
 3、区域管理:规范每批物料的放置区域。
 4、现场监控:跟踪全过程操作
 5、配方正确输入。
 6、配料的精确度。
 7、经常检查混合后物料的均匀度;
 8、留意混合机中的残留量;
 9、定期测定混合均匀度(CV)——取样送化验室检测
 10、液体添加装置是否正常;
 四、制粒冷却段
 1、合理的工艺参数(蒸汽压力、调质温度、喂料速度、调质时间);
 2、最恰当的压缩比(环膜、压辊等);
 3、配方原料组成也有很大关系;
 4、含粉率的控制;
 5、最适合的硬度;
 6、粒度大小均匀性;
 7、冷却后温度控制;
 8、色差影响;
 9、分级筛效果检查;
 10、含粉率测定;
 11、锅巴料的发生与否;
 五、打包段
 1、缝口线整齐与否;
 2、标签日期准确、清晰与否;
 3、净重是否达标;
 4、标签与包装袋是否准确、统一;
 5、标识是否分明;
 6、对上述各工段的一个最后复检。
 以上个人一点心得,请各位高手指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