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7|回复: 2

规模猪场中产仔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9 2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猪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家庭小规模散养向专业化规模猪场养殖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母猪群体的生产水平是影响猪场养殖效益的核心问题。如果把办猪场看作是办工厂,那么猪场中的母猪就是工厂中的机器,如果“机器”出了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不高,那么我们空谈生产原料的成本、质量,人员的积极性调动,生产管理的规范等问题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只能是舍本逐末、隔靴搔痒,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无法改善猪场的母猪群生产力水平就是无法提高自己猪场的竞争力水平,那么猪场的生存或效益的获得只能依靠“上帝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来决定。
在与一些同行的交流中,经常就会有人提到:“我们场里的猪群没有明显的繁殖障碍疾病,为何母猪的产仔数总是偏低”?
目前猪场中日益复杂的疫病和品种方面的影响,可能是大家首先想到的,但是如果将猪场母猪繁殖水平低下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此,而“一推了之”无所作为,那么我们认为太轻率了。
这里仅将我们经常遇到的,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提供给各位同行参考。
1、胎龄结构问题,母猪的胎龄结构不合理会严重导致群体的胎均产仔数量下降,一般情况下3-4胎母猪产仔数达到高峰,合理的胎龄结构应该大致符合如下比例:
后备        1-2胎        3-4胎        5-6胎        7-10胎
17%        31%        25%        17%        10%
注意,您除了需要统计分析一下贵场母猪群体胎龄结构是否合理以外,您还需要按胎龄分类统计分析一下产仔的具体情况,看是否不同胎龄在贵场实际导致了不同的产仔结果。
2、适时配种问题,能否准确判断母猪的发情排卵期,对于适时输精以及产仔的结果影响,大家一般都比较关注。但真正能够根据母猪的不同情况进行精细化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仍是大多数配种员需要加强的:
母猪分类        适时配种        备注
后备及低胎龄断奶母猪        出现背压反应,        前提是猪场能够有效的开展1天2次公猪的有效查情工作
高胎龄断奶母猪        出现背压反应,根据胎龄情况延后开始第一次配种       
断奶后3-4天发情的母猪        出现背压反应,1天后开始第一次配种       
断奶后5-6天发情的母猪        出现背压反应,半天后开始第一次配种       
断奶7天以后发情的母猪及返情母猪        出现背压反应,马上开始第一次配种       
⑴ 但是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以上的母猪分类中还是有些交叉,例如高胎龄母猪又是返情母猪时的问题处理等等。这就提醒我们研究成果只能反映的是一般规律,我们需要开动我们的思考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各个猪场的实际确定自己的配种模式,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⑵ 分析一下场内产仔数是否均匀,目前的问题是否是“胎产仔数过低(产仔数低于8头,甚至是4、5头)”的母猪所占比例过大?并且进一步分析
        能否排除母猪个体的原因(例如胎龄、疾病体况)因素?
        是否存在阶段性的应激影响(例如季节转换、饲料批次质量、疫病影响、人员更换等)?
    如果可以排除上述的影响因素,那么很可能存在“不能适时配种”的问题,需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来解决。
上面两个问题分析的是母猪个体胎产仔数不均衡造成的繁殖群母猪群体产仔数不能提高的可能原因,下面两个方面分析的是造成母猪普遍性胎产仔数量不高的可能原因。
3、空怀和后备母猪,以及妊娠母猪和泌乳期间的母猪饲料及饲养方式问题。使用哺乳母猪料或其他阶段饲料饲喂妊娠母猪,以为哺乳母猪料可以提供妊娠母猪更高的营养需要,或认为其他阶段的饲料与妊娠母猪的饲料价格差不多,就可以用来相互替代的错误。其实,饲料不同阶段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到不同生产阶段猪的营养要素需要和重点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空怀期母猪发情排卵需要的营养因素是:
        E 〉150ppm
        C 〉500ppm
        ß-胡萝卜素〉300ppm
        蛋氨酸〉0.34%
        胆碱〉 925ppm
     而哺乳母猪料的Ve仅需要〉60ppm即可,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使用哺乳母猪料或其他阶段的饲料就导致空怀母猪,不发情或返情严重、产猪数少。                    
母猪的体况将直接影响到产仔数,其中尤其以经产母猪为甚,而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母猪在产房采食量不足而使体重损失过大所致.,有资料表明:泌乳期间每头增加1公斤的饲料采食量,将会使下胎的产仔数提高0.55头。在整个21天的泌乳期间,饲料的采食量平均为6.26公斤\天(87MJDE)。建议母猪应根据其带仔的头数、体况等因素而采取按食欲饲喂或自由采食。
断奶至配种的饲喂方式同样对产仔数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场在母猪断奶后减料甚至干脆停料,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促使母猪尽早发情。实际上在这个阶段继续使用泌乳料让其自由采食,以提供良好的营养,可以改善卵母细胞的成熟程度,增加排卵数,并提高早期胚胎的活力,最终提高产仔数。
配种后21天内要人为的不让母猪吃得太多,以增加胚胎的存活数和着床数,进而提高产仔数。采食过多则机体代谢旺盛,促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影响孕激素的分泌,进而降低循环血液中黄体酮水平和极为重要的子宫特异性蛋白质的分泌,从而造成胚胎死亡。而采食过少又会因为妊娠早期严重营养不足,一部分胚胎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好配种后母猪的采食量是对猪场管理者的考验。
即将配种的后备母猪在发情周期的最初7天将采食量减至2.5公斤/天,配种前14天自由采食或将喂量增至3.0—3.5公斤/天也有助于提高产仔数。但大多数猪场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做好后备母猪发情记录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是非常难的事情。
4、公猪精液质量的问题,目前许多场已经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母猪的配种,但是经过交流后发现,许多场在“精液质量控制”方面是否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        作为“质量检验员”的显微镜的质量需要提高,至少要保证在400倍视野中,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精液的形态。
        作为精液生存“环境”的精液稀释剂的质量需要提高,我们不仅需要精液稀释剂能够保证精子在体外恒温条件下保持足够的活力,而且要求它能保证精液在进入近40℃左右的母猪生殖道环境后,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好的活力,等候那些我们不能准确确定“排出时间”的卵子的到来。在生产中,许多猪场由于认为 “越新鲜的精液活力越强”而尽量不使用保存后的稀释精液,没有通过检查“稀释精液的保存期”来监控精液的质量,忽视了精液稀释剂对稀释精液质量的重要影响,而只满足“精液稀释剂”的无害性,一味的追求它的廉价性。目前这个问题比较突出,也具有普遍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天使的笑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7-9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0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准确判断母猪的发情排卵期.这个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3: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