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种公猪担负着全场配种的主要任务,其精子的活力和密度越高,受胎率就越高;若这两项指标低于50%,就会严重影响受胎率甚至造成空怀,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和在生产中合理利用,尤为重要。
1.饲喂:在满足种公猪营养需要的前提下,要对其采取限制饲喂,定时定量,每次不能吃的太饱,要求日粮容积不能太大,以正大饲喂公猪料568为例,成年种公猪在非配种季节每头每天2.5-3kg即可,全天24小时供给新鲜饮水。寒冷的冬季,要适量增加饲喂量,同时根据个体膘情予以增减。
2.合理运动,增强公猪体质:无论是后备还是生产公猪,都应对其加强运动,这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锻炼神经和肌肉及肢蹄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运动可促进食欲,增强体质,防止过肥,提高其生产能力。集约化养猪场应根据需要和生产实际,给公猪提供活动空间。
3.注意保护公猪趾蹄:趾蹄不良对公猪来说是致命伤,故日常应特别注意对公猪趾蹄的保护。除了上面提到的运动外,一定要注意公猪舍地面保持平坦,不光滑,但也不能过于粗糙,地面受损时应及时修补,以免公猪滑倒或扭伤肢、蹄和肘。
4.环境控制:
4-1.温度:高温环境会严重影响公猪精子的产生和质量,也会影响公猪的性行为和性欲。公猪睾丸温度低于猪体温度有利于精子的产生,故国内比较大的猪场大多使用水帘降温,以保证18-22℃这个公猪适宜的温度。
4-2.应按猪舍的大小和容纳公猪数量及环境需求制定合适的通风量。
4-3.每头公猪要有一个单独的料槽。
5.防止公猪咬架:公猪好斗,如偶尔相遇就会咬架,而且不分出胜负就不会分开,往往造成非死即伤的严重后果。公猪咬架时,应迅速放出发情母猪将公猪引走,或用木板将公猪隔开,也可用高压水冲公猪眼睛将其撵走。当然,平时应主要,避免两公猪相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