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36|回复: 6

震荡、调整中前行的饲料业和养猪业(2010年上半年形势总结与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22: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nglei707070 于 2010-7-9 08:57 编辑

因特别需要,花了一个通宵做了一份报告,在论坛里也发出来,供大家参考、拍砖。有很多是引用的他人劳动成果,先谢谢了,加上有很多个人的不成熟的见解,所以拍的时候请手下留情啊。



震荡、调整中前行的饲料业和养猪


----2010
年上半年形势总结与分析

养猪业在经历了一个较长周期的高赢利周期后,在2009年下半年进入调整期,在2010年上半年价格猛然下挫跌破成本已有数月,饲料产量大幅下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饲料原料行情的上涨让养猪业雪上加霜,对饲料业来说也举步为艰。生产既供应的相对过剩和主要猪肉消费区域经济回升缓慢导致的需求不能恢复,将决定市场的持续走低,还是“转折性的六月”带给广大养猪业者带来了一线曙光呢?

震荡调整中前行的饲料业和养猪业----2010年上半年形势总结与分析.pdf

505.3 KB, 下载次数: 27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lyaodo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7-8 2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就是买不起!楼主要是乐意发一份到邮箱学习下yuhfcau@163.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lei707070 于 2010-7-9 08:59 编辑

我没有设置阅读权限啊  
可恶啊   我可没有想过要赚钱的啊
只是我想花了一个通宵加班的东西,在小范围传阅太浪费,所以才发到坛子里和大家交流啊

哪位再试一下,

本来想不做成PDF,但因为中间有很多表格,只能这样上传附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09: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yuhfcau


    已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09: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dai_daming@163.com 我也要一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nglei707070 于 2010-7-19 10:12 编辑

大家都看不到啊
那我就把内容粘贴在这里,不过好象图表就不能显示在这个啊   


1,        直奔谷底的养猪业

1,1        相关猪业的价格行情

1,1,1 生猪价格

2010年度上半年全国肉猪价格出现持续性下降。1、2、3 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下滑态势, 4月份后几周均呈现上扬的态势,5月份平均价格除在第一周呈现较平稳外,接下来的几周均呈现稳步下滑的态势,6月肉猪价格持续上扬。上海的基本走势和全国一致。
究其原因,供求和疫病是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4月的上扬态势主要因为国家在4月内两次启动了中央冻肉收储,为一路下滑的生猪价格提供了心理底部支撑,加上随之而来的“五一”的节日拉动,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生猪价格出现了反弹态势; 6月全国肉猪价格也出现了淡季价格不淡的情形主要因为受到南方发生洪灾、国家收储和端午节日的影响,随着灾情的进一步缓解,预计猪肉价格上扬空间不大,没有在根本的供求关系上发生改变。
相关数据见以下图表。

数据来源:《猪业科学》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

1,1,2 猪肉价格

从全国的猪肉价格上看,主要和生猪的价格曲线一样。从去年的下半年慢慢回升到今年一月后就一直下滑,消费市场低迷;受需求量的上升和洪水影响到生猪的流通,到6月出现小幅的持续攀升。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欧美国家,消费者对很多产品的需求正在减少,从中国的消费市场看,金融危机已经逐步的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传导到消费者层面,中国消费者的信心正在受到影响。尤其对那些信心下降型,主要是工作不太稳定、收入偏低,个人和家庭处在发展阶段的城市低收入户、农民工群体,这部分群体目前将会追求自身的安全,以及担心生活的稳定性,金融危机对这部分群体的打击也比较大,而这是猪肉消费的生力军。大量农民工返乡后一时找不到工作,还继续呆在农村,影响到猪肉集体消费数量下滑,也成为生猪销售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全国零星的人手足口病让很多消费者在报道猪口蹄疫疫情后消费降低,无疑是推动猪肉价格下降,从而导致生猪价格下降的一个“助推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向着健康营养的方向发展,对猪肉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势必造成供大于求,使生猪价格上行支撑力不足,造成了市场上相对过剩的局面。
随着各地天气逐渐转热,进入消费淡季,接下来的7、 8月将面临更困难的局面。

数据来源:《猪业科学》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

1,1,3 猪粮比

从猪粮比价对比图中可以看到,1、2、3月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6.49、5.73、 5.22,从猪粮比价对比图中可以看到,第一统计季度内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1,较上个统计季度的猪粮比价6.47下滑了10.20%,呈现大幅下滑。4、5、6月份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9、4.89、4.83。第二统计季度内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较上个统计季度的猪粮比价5.81大幅下滑了15.66%。主要是由于上半年,生猪价格较大幅度的下滑,而饲料原料玉米一直高位运行,并有上扬的态势运行所致。

数据来源:《猪业科学》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
1,1,4仔猪价

仔猪的补栏积极性直接决定了仔猪的价格,从全国和上海的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曲线对比,明显看出相似的走势图。近期补栏积极性不高,将会导致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升。


数据来源:《猪业科学》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

1,2 供求关系决定了本次生猪进入亏损周期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进入2010年我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基本均处于下降趋势,其中生猪存栏从2009年12月份最高的46900万头(4.69亿头)下降到2010年5月份的43370万头(4.34亿头),能繁母猪从2009年12月份的4910万头下降到2010年5月份的4700万头。虽然存栏逐步下降,但是相对于生猪存栏41000万头和能繁母猪4100万头的标准线还是高出很多,生猪及母猪总体存栏仍旧大幅偏高。
南方大面积的干旱是影响供应的一个因素,但云南、贵州等也不是生猪大省,影响程度不大。
最近5、6月的持续的暴雨、洪水对养猪的主产湖南、江西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防疫做的不到位将会影响到后期的市场供应量,预计在8-9月份有所体现。
由于许多地区的猪粮比价已经连续四周低于国家去年颁布的 6:1 的预警线,人们出于对政府出台政策的期望值较高,压栏现象较严重,生猪存栏量仍然相对较大,而笔者和公司销售人员在全国很多省份都看到相当部分的养猪户,推迟出栏,养“大猪”到200公斤左右,无形中又增加了相当数量的供应。
由于2007-2009年的养猪赢利周期中,大部分的养猪户赚到钱,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抵御亏损,规模养殖场也因外界的资本注入,不像以前一般猪价下降一段时间就开始宰杀母猪,这无疑将拉长亏损周期。
1,3 小结及后期发展态势

1,3,1 疾病是本次猪降价的导火索。
2009年冬末2010年春季天气的变化无常,易多发流行疫病,如口蹄疫、流行性腹泻、无名高热等,引起养户的恐慌性抛售;流行性腹泻是继上2008年初后的又一次大面积爆发,加上生猪出栏时间集中在春节前期,造成大量生猪在春节前严重集中出栏,造成1、2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3月初猪价风向标的广州地区的口蹄疫疫情推动了南方许多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了跳水式下滑,疫情的恐慌心里使人们也纷纷出栏,进一步拉低了全国生猪价格。

1,3,2国家对生猪价格的关注和政策
食品价格在中国CPI中权重最大,食品价格的上涨始终是中国每次物价上涨周期的主导因素。而在食品大类中,猪肉权重又较大,因此其价格波动往往决定CPI走势。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除特殊时期外,猪肉对CPI的贡献率一般在20-30%。
自国家在2007年特别关注养猪业后,今年上半年又是一个政府关注的集中时期。对2月猪粮比跌破6,3月接近5,4、5、6三个月都低于5的养猪业来说,利润已经是负数,严重者亏损可能高达200元/头。而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养殖企业总体经营情况调查得分降为2.50分,二季度上升至2.61分,但仍低于3分的正常水平。国家对养猪业再次调控。
4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七大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加快猪肉收储进度。要落实冻猪肉收储计划,加快猪肉收储进度。适时启动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养殖户(场)能繁母猪的临时饲养补贴。
商务部在4月启动2次收储,5、6、7月又启动第三、四、五次收储,对猪价的下滑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但是毕竟收储的量是有限的,并且冷库容量有限,还要面临更新的问体,况且天气逐渐转热,进入了猪肉的消费淡季,使生猪价格上扬动力不足,预计后续几月份生猪价格仍然会在低位徘徊。收储肉后市仍然面临放储的问题,使后市面临着供应压力。

1,3,3 本次调整“后遗症”--集约化将在调整后的猪业中加强。
农村中可用于养猪的劳动力会减少;2009年生猪养殖面临疫病风险很大,导致散养户的数量在2010年会持续下降;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土地流转逐步进行,散养户赖以存在的基础会逐渐削弱;最后,现有生猪养殖企业和其他行业的资本看到生猪养殖行业未来较好的前景,会纷纷投资于大规模猪场。综合起来,2010年散养户所占比例会进一步下降,规模化猪场的所占比例会继续增加,预计我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仍将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集约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资本的进入。近日,中粮集团宣布直接新建养猪基地进行“抄底”。业内人士分析,中粮选择猪肉价格萎靡不振之时进入,说明现在价格可能到了谷底区域。养猪生产规模依然较大。

1,3,4 猪业后期走势
目前国内生猪市场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一方面猪病在持续的扩散蔓延;另一方面母猪补栏保持积极,现有能繁母猪保持正常的生产。这一现象的背后充分反映出:处于完全竞争阶段、没有政策性的准入准出制的养猪业,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因素正在将养猪业从业者梯队划分更加明细,而且门槛在不断提高。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硬件设施好的中大规模猪场在持续扩散的猪病面前抵抗力更强,而中小规模、散户在猪病面前更加力不从心。
农业部畜牧业司公告称,4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数为4.36亿头,比3月份下降1.2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5%。而农业部5月份的数据显示,生猪存栏量进一步下降,5月的生猪存栏量为4.34亿头,一个月的时间,存栏量减少了200万头。自年初以来,生猪存栏量一直呈现小幅下降态势,累计下跌4.68%。近日对广东生猪养殖厂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多家大型养殖场主动减少了养殖规模。补栏不旺,淘汰渐多,局部地区疫病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威胁着生猪的正常生产;同时外部资金渐入猪市,欲抄底养猪。短期内生猪价格或将依然小幅震荡为主。在生猪高存栏和消费淡季等因素,使得生猪价格未来几个月左右仍旧地位运行,难有上涨动力。而母猪存栏影响更为长远一些,未来半年内难有大涨之势。如国家不采取措施,生猪价格会继续呈现现弱势运行 。即使政府出台收储政策,面对较大的生猪市场也是杯水车薪,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近期生猪平均价格仍然会相对平稳。

1,3,5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个人认为解决生猪暴涨和暴跌的根本问题避免的方法根本上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自身养猪水平,要搞清楚影响生猪成本构成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很多人只看到够成成本中最大的部分是饲料,没有去深度思考到生产效率对成本的影响。把我们的出栏率130%左右和发达国家的170%做个对比。决定生产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出栏肉猪数(某种程度上也应包括出栏重),母猪生产作为固定成本,所以猪场在付出同样的固定成本而能出栏更多的育肥猪,则经济效益更好。影响头母猪年均出栏肉猪数最重要的是产活仔数,所以要抓住根本,就是提高母猪年产活仔数,另一方面降低从出生到出栏的死淘率。
二是终端定价权,要让更多的养猪户参与到猪价的形成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正在试点的生猪期货。生猪市场一直缺乏未来价格信号的指导,这也成为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根本原因。我国生猪户搜集信息的意愿和能力限制了生猪市场成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可能。受制于缺乏未来价格和农户的信息不完全,农户根据局部地区当前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安排生产,从而导致猪价陷入“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的怪圈。农户和养殖场根据期货价格信号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以减少经营的盲目性,提前锁定销售价格,稳定养殖收益。另一方面,加工商和贸易商通过期货交易,分批购进生猪,保障原料稳定供给,提前锁定采购成本,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


2        困惑的饲料业

全国饲料工作会议指出,从2010年饲料行业发展趋势看,随着养殖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饲料行业将进入加速转型期,大中型饲料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实力的大型饲料企业产业化运作趋势将更加明显,而小型饲料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数量将继续减少,强者逾强、弱者淘汰的行业发展趋势仍将继续。饲料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的形势虽然十分复杂,但受人口增长拉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势头。根据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判断,2010年我国饲料市场将呈现出一季度“开局平稳”,二季度“缓慢提升”,三季度“放量增长”四季度“减速调整”的态势,预计全年饲料总产量比上年度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
在饲料产量稳步上升的同时,第1季度饲料原料价格总体呈现出同比上升、环比下降的态势。据对110家重点企业饲料采购价格跟踪监测,2月份玉米均价1890元/吨,同比上涨22.7%,环比下降1%;豆粕均价3470元/吨,同比上涨5.5%,环比下降4.1%;鱼粉均价11010元/吨,同比上涨62.9%,环比上涨6.2%;磷酸氢钙均价2070元/吨,同比和环比均上涨1.5%;65%赖氨酸均价6170元/吨,同比上涨1.6%,环比下降6.8%;蛋氨酸47310元/吨,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1.4%。从3月份部分企业已反馈情况看,玉米价格环比基本持平,鱼粉价格环比上涨约10%,豆粕价格环比下降约5%,其他原料价格稳中有降。由于原料价格同比处于高位,1季度饲料产品平均价格同比平均提高约5个百分点。

2,1        饲料生产的基本情况

第1季度是饲料生产淡季,受元旦春节期间畜禽集中出栏、生猪、蛋鸡和水产养殖进入季节性休整期、经销商和养殖场(户)年底饲料库存量扩大等因素影响,饲料市场总体表现为需求不足,商品饲料产销量在全年四季中处于最低点,较上年第4季度有较大幅度下滑。 2010年第1季度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为3032万吨,同比增长5.6%,较2009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23.9%。其中配合饲料2327万吨,同比增长9.8%,环比下降24.2%;浓缩饲料585万吨,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21.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20万吨,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30.9%。从不同畜种看,猪饲料总产量1166万吨,同比增长6.7%,环比下降27.8%;蛋禽饲料635万吨,同比增长4.1%,环比下降15.3%;肉禽饲料928万吨,同比增长5.2%,环比下25.3%;水产饲料113万吨,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46.9%;反刍饲料136万吨,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25.7%;其他饲料53万吨,同比增长5.5%,环比下降29.1%。
二季度较一季度饲料生产总量增加311.26,提高11.44%。猪料、蛋禽料、肉禽料、水产料、反刍料及其他料的生产量分别增加25.15、46.22、42.03、-28.71、15.56、10.99万吨,分别提高2.20%、8.43%、5.67%、-8.91%、10.54%、54.30%。水产料出现旺季不旺的局面,且在南方遭遇特大降雨和洪水将影响后市。
2010 年全国饲料产量(万吨)
月份         猪料        蛋禽料        肉禽料        水产料        反刍料        其他料        总量
1 月         438.27        201.22        302.91        217.54        52.53        5.95        1018.4
2 月         348.53        172.15        210.31        35.48        46.79        4.63        817.89
3 月         354.53        175.00        228.37        69.19        48.37        9.66        885.12
4 月         367.86        186.55        239.40        88.18        50.70        8.19        940.88
5 月         390.41        200.49        263.34        90.62        54.34        8.94        1008.14
6 月         408.21        207.55        280.88        114.70        58.21        14.10        1083.65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在线网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在线网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2        主要饲料原料的行情及分析

2,2,1 玉米

上半年市场行情整体处于攀升回落的过程,玉米从年后开始迅速上涨,在各方因素支撑下迅速走高,至五月份涨到高点,随后在国家打压下迅速走低。

数据来源:《猪业科学》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在线网
4月,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投放总计138万吨储备玉米,其中,计划销售跨省移库58万吨,另向东北地区销售80万吨。
6月在国储玉米持续拍卖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玉米放出量增加,尤其是对囤粮贸易商形成巨大压力,放货积极性提高。另外企业库存比较充足,在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采购意愿下滑,市场成交清淡。国家从7月15日开始取消淀粉、酒精出口退税,在深加工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此举加剧了企业停产限产的速度,7月份开始东北企业陆续进入检修期。另外随着气温回升,东北地区粮食保存难度加大,也增加了投放市场的量。国储临储玉米拍卖量下降后,又放出央储玉米继续打压市场,对市场形成强大压力。综上,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在强大的压力下迅速走低——国储拍卖打压、取消淀粉及酒精出口退税、养殖业低迷、进口玉米等等,所以玉米价格在5月份攀高后迅速回落,跌至涨价前位置。目前看国家打压物价的决心十分坚定, 7月前半月市场整体还是趋弱为主。不过随着玉米消耗,农户手中玉米销售殆尽,以及进口成本的提高,还有天气炒作,所以7月份下半月的市场还是未知数,如果没有政策的配合,价格有可能止跌企稳。
6月30日,据外媒报道,中国检疫当局已准许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四年来的首批美国转基因玉米,该批玉米上周已装卸至储仓。据路透社报道,4月下旬,中国一私营饲料企业购买了11.5万吨美国玉米,两批船货中的第一批上周已装卸至储仓。这是中国自2006年起首次进口美国玉米。中国对转基因谷物进口有严格要求:应拥有国家颁发的进口许可证和质量安全证书。如果这批玉米交接顺利,可能意味着美国将向中国出口更多玉米。中国目前已是最大的美国大豆进口国。美国玉米的低廉价格将持续吸引中国饲料厂及企业,自4月末以来,中国业者已向美国订购超过100万吨玉米。
美国10/11 年度玉米需求量中预测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量为46 亿蒲式耳(约116.84百万吨)。美国DDGS 40尺集装箱中国南方港口到岸价7、8、9月分别为233、232、230美圆/吨(1584.4、1577.6、1564元/吨)在营养价值和单位营养价格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2,2,2 豆粕

2010 年上半年豆粕持续下跌,创两年来新低。严格讲自2009 年12 月初沿海豆粕平均价格自3685 元/吨一路下滑,于6 月份创出两年来低点2690 元/吨,截至6 月30 日,沿海豆粕平均价格在2780 元/吨。(个别地区油厂的豆粕成交价格已降至2710-2750 元/吨)从图中可见2009 年1-3 月间豆粕现货价格也有过一轮下跌,豆粕价格由3833 元跌至2795 元,累计下跌1038 元,跌幅达27%。而本轮下跌(以最低点核算)由3685 元跌至2690元/吨,累计下跌995 元,跌幅达27%。历时时间是上轮下跌的两倍。对市场买方心理影响甚大,亏损程度不容小视。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在线网
总结2010年上半年豆粕价格下跌的原因一是南半球大豆创记录 期价维持疲软基调。二是国内大豆到港同步创出天量。2009 年的大豆进口量已不断刷新记录,而2010 年更是大手笔创造着记录。中国饲料在线网站统计2009年1-12月全年大豆进口量达4248万吨(海关统计4254万吨),其中1-6月大豆进口量2230万吨,而2010年1-6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2644 万吨,其中估计6月大豆到港量逼近650万吨,是中国大豆月度到港史上最大的一次。同比增加414万吨,增幅达18.5%。大豆进口量的增加,是国内豆粕供应充足的最基本原因,也是豆粕价格下跌的最根本原因。最后是饲料需求破天荒的未见配合。饲料需求给我们的感觉是从3月看到4月,又从4月盼到了5月,尤其到了5月份,部分饲料企业反馈5月饲料销量环比下降,在6月创记录大豆到港预期的双重压力之下,豆粕展开了加速下跌行情,创出了2700元/吨之下的价位(部分区域出现极端低价格2650元左右)。当前饲料企业对7月份的需求表示,环比提高,同比下降。但不可否认,最差的需求状况确实已经过去,不管怎样水产料的需求正在提高,可预计7 月份豆粕的需求肯定是环比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我们还没有相关的调查数据。
2010年下半年豆粕市场行情展望。7月份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行情,从国内大豆基本面来看,肯定会继续限制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上涨的幅度,从需求来看豆粕需求增长量不会出现暴发式的增长,初步统计豆粕供应增长率继续大于需求增长率。因此能够支撑豆粕的关键因素依然需要得到美豆上涨的配合。从现在美国天气来看,至少在未来两周天气相对良好,美豆反弹更多需求技术的支撑。中国饲料在线网站整体评定7月份豆粕现货市场难有大的波动,考虑现货市场豆粕成本与未执行合同情况,豆粕难以跌破前期低点,个别区域的个别油厂已现2700元/吨的豆粕价格,若对美豆下半年的国际市场存在这样的预期,那么国内豆粕真正的行情很可能发生在8、9 月份。

2,2,2 氨基酸

赖氨酸:产能压力趋强,短期市场维持悲观走势。
6 月份以来,主流赖氨酸生产企业出口订单明显下滑,同时国内原料采购需求持续偏弱,上游竞价出货成为市场主旋律,同样也带动各地成交市场跌跌难休,截止月底,原料市场上98.5%赖氨酸上游售价多数已然冲破11.5 元/公斤关口,65%产品也跌至5.8元/公斤附近,另外,贸易商方面对外成交清淡,前期持货客户近期亏损出货。
7月份前期,国内赖氨酸市场难以摆脱弱势格局,上游移库以及终端市场成交还将保持僵持,同时,市场现货售价仍旧留有缓慢下行的空间,但是中下旬之后,在市场缓慢触底之后,市场成交有望放大,而届时价格能否出现恢复性反弹,还要看7月中后期的出口及采购信心的恢复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在线网
蛋氨酸:需求拉动不强,市场维持震荡调整。
5月份,国内蛋氨酸的进口量约6882 吨,为2010 年以来仅次于2月份的较低水平。而与4月份的9201 吨相比,下降幅度大约在25.2%。而与去年同比来看,当月也有4.6%左右的降幅。另外,从进口国家来看,比利时的迪高莎方面进口量明显减少,仅为2900 吨附近,而住友以及安迪苏方面进口量基本稳定。
6月份以来,受欧洲生产厂家相继检修的后续影响,国内蛋氨酸进口量延续5月份的低位,上游部分厂家对外控货延续,但是另一方,受客观需求的持续疲软,中下游拿货谨慎,从而下旬之前,各地售价高位回落,尽管月底迪高莎厂家试探性大幅提价,但对于市场刺激有限。由于饲料生产销售情况继续恶化,蛋氨酸原料需求难以得到正常回升,预计后期终端采购还将保持相对保守。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在线网

2,2,4 其它原料(进口鱼粉)
    进口鱼粉也之前

智利强烈地震,将国内进口鱼粉市场的淡季、到货量增加等利空因素全部消除,广东3月份秘鲁产FAQ65%蛋白鱼粉竟然涨价2000元/吨,创出涨幅和价格的两项历史最高纪录。智利南部鱼粉厂的主要集中地第八区首府康塞普西翁是重灾区:1、鱼粉厂电力中断,生产停顿;2、码头设施损坏,3月船期的鱼粉暂时无法装运;3、南部渔区原定3月5日开捕,现在也只能推迟。业内人士认为:1、智利恢复鱼粉生产需要一定时间,近期肯定无法履行供应合同;2、智利今年鱼粉产量将会减产40%,预计上半年对我国的供应量将减少5-10万吨。智利是我国第二大鱼粉供应商,2009年的供应量为3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6%。我国今年1-2月合计进口智利鱼粉2.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9%。智利鱼粉对我国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但随着配方师对鱼粉使用量的调整,以及国内市场饲料销售量的下跌,进口鱼粉还是在降价。后期以略微调整为主。

2,3        后期展望

饲料原料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近期部分饲料原料价格受供求影响,有涨有跌。但从长期看,为保证粮食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国家的粮食保护收购价格政策将继续加强,对粮食价格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此外通胀、石油价格回升、今年以来的干旱风雪灾害等恶劣天气导致的粮食减产预期等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玉米、化工合成类饲料添加剂等饲料原料价格。因此,从全年看,饲料原料价格总体将在高位振荡运行。
行业进入整合加快集中度提高。畜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和原料市场价格的走高,对饲料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大型企业稳固扩展,饲料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纵向与横向整合发展仍将是行业的主旋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平稳发展的特点将更加明显。小型饲料企业由于吸纳资本的能力弱、管理和给水水平低、经营成本高等缺陷,数量将逐步减少。
国内畜禽养殖市场运行疲软,生猪继续亏损,肉禽同样难以盈利,而蛋禽尽管在端午节日期间有所走高,但是好景不长,近期市场运行再度走弱,效益微薄,部分省市水产养殖养殖受到降雨洪水的严重影响。6 月份以来,各地饲料企业皆反映其饲料生产销售情况继续恶化,部分企业产量同比甚至下降30-50%。终端养殖市场还将面临入暑之后的消费下降,从而饲料需求也会季节性下降,势必对于饲料的需求表现悲观。

本报告引用了大量网站公布之信息,引用了中国饲料在线等媒体的日报、周报及年报,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不再一一列举参考文献和出处,望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了,这个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6:4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