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5|回复: 2

高热病真的是混合感染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4 07: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少人认为高热病是混合感染,然而这种说法毫无意义,因为2006年之前猪场的基本疫病情况就是如此,为什么2006年之后爆发高热病呢?高热病具有与之前疾病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必然有一种新的因子造成这种不同的现象,这种新的因子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仍有人否定高热病的存在,有的人干脆认为高热病就是PRDC。通常猪场的所谓保健计划基本上按照混合感染的原理来制定,在蓝耳病毒的感染期预期投喂抗生素来控制蓝耳病毒造成继发细菌感染。在早些年,这种做法有些成效,虽然问题还是不少。但后来随着圆环病毒的感染进程,抗生素的使用效果明显不如从前。大家认识到,要解决问题还需要抗病毒。然而,没有什么药能抵抗病毒,但抗病毒的概念被炒作,于是各种声称能抵抗病毒的药品粉墨登场,黄芪多糖的功效被大肆炒作,还有一些人推出干扰素等等人医都很少使用的东西。另一方面,大家认为既然蓝耳病毒、圆环病毒造成免疫抑制,我们不妨用免疫增强剂药物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有的认为维生素电解质可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此外饲料的霉变危害被严重夸大,有的干脆说就是病因,由此脱霉剂卖的很火。说起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头都大了。不管这些措施是怎么样的道理,看结果就知道了,广大养猪人最有体会。买药的人现在还在不厌其烦地推广保健概念,引导养猪者大量用药。实际现状大家都清楚,猪病还是泛滥成灾。那些卖药者责怪养猪保健做得不好,声称你如果按照我说的来做保证没问题。如果只有少数场发生问题,可以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可是很多场都是这样子的,难道大家都做得不好?
  上面说的是接受混合感染理论指导下的结果。从理论角度来分析,把高热病当成混合感染来看,也是难以成立的。不管是蓝耳病毒,还是细菌在猪群中感染之后会获得免疫,在断奶之后一段时间是感染的高发期。免疫系统终究会将感染制服。所以通常在大猪的时候各种感染基本上应该是平息了,血清学的检测结果也支持这一点。但是高热病无论小猪大猪甚至母猪照发不误,怎么解释呢?
  有些发病场也会做一些检测,笔者不知他们是怎么做的。如果他们拿一些小猪做检测,检查出各种感染微生物一点也不奇怪,就是拿个别大猪做也可能是这种结果。如果他们从高热病母猪中适量取样是有说服力的。成年母猪的感染因子不可能太多,特别是细菌。笔者手头就有一母猪检测案例。有一个场母猪急性死亡率很高,检测不出原因,仅仅从少数猪中发现巴氏杆菌。因此目前实验室出检测各种感染因子的结果尚缺乏说服力。
  混合感染这种说法具有欺骗性,看似正确,实则掩盖了真正的原因。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疫病的基本现状没有得到改观,就证明推行的措施和支持的理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yinhongshu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6-14 08: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收藏学习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4 0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即使是健康的猪只在其体内也可以检测出各种病原菌的存在,猪是正常健康带菌的,就和人类的癌症基因一样每个人都有,但发病的不是全部
住的保健,不实用些预防药就是保健,就和现在说的很热的生态养殖一样,用些微生态类添加剂就是生态养殖了吗?
答案很简单啊,不是!
个人认为混合感染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是同时发生,是一个倒下了,使机体动用免疫程序与之对抗,势必会引起他处薄弱,从而发生链条放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5:0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