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7|回复: 4

[兔病防治] 兔黏液瘤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12: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兔黏液瘤病是由黏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全身皮下,尤其是脸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皮下发生黏液瘤性肿胀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黏液瘤病毒为痘病毒科兔痘病毒属成员。  
  本病毒对干燥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黏液瘤结节中可存活2周,在潮湿环境中8~10℃可存活3个月以上,26~30℃时能存活1~2周。对热敏感,55℃10分钟、60℃数分钟内被灭活。对高锰酸钾、升汞和石炭酸有较强的抵抗力,O.5%~2%的甲醛溶液需要1小时才能灭活该病毒。

2 流行病学 
  病兔是传染源,以病兔眼垢和病变部皮肤的渗出液中含毒量最高。主要通过节肢动物(最常见的是蚊和蚤)叮咬传播。也可与病兔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病毒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接触而传染。
  本病只发生于兔和野兔,其他动物无易感性。多发生于夏秋昆虫孳生繁衍季节。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可达14天。
  以全身黏液性水肿和皮下胶胨样肿瘤为特征。被带毒昆虫叮咬部位出现原发性肿瘤结节,然后眼睑肿胀、流泪,有黏性或脓性眼垢,严重的上下眼睑互相粘连。肿胀可蔓延整个头部和耳朵皮下组织,使头部皮肤皱褶呈狮子头外观。肛门、生殖器、口和鼻孔周围浮肿。浮肿部位出现皮下胶胨样肿瘤,尤以黏膜和皮肤交界处多见。

4 病理变化
  突出病变是皮肤肿瘤,皮肤、皮下水肿,尤以颜面和天然孔周围皮肤明显。有的毒株可引起皮肤出血,胃及肠道浆膜淤血,心内、外膜出血,肝、脾、肾、肺充血。

5 诊断
5.1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有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病原分离与鉴定:免疫扩散试验(用于可见皮肤病变时的死亡兔子)、免疫荧光试验,或病变材料接种兔肾细胞,观察细胞病变也可鉴定。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病料采集:取病变组织,将表皮与真皮分开,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后备用。

6 防治
  采取一般性的综合防疫方法。发生本病时,扑杀病兔和同群兔,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环境、用具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angshizh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27 13: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没得治咯,有没有治疗方案?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7 13: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养兔的话
可以借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8 0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新手很实用!学习了 为以后养兔做好准备!致敬!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2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病能防不能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4 19: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