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光伟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孙保华,关注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产品,因为这三种氨基酸用量很大,尤其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另外行情波动很频繁,与国际市场价格结合很密切,商机较大。对于氨基酸他多为关注厂家的动态和上下游库存的情况。氨基酸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质量、服务和商誉,更为关注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无论哪家企业对产品质量追求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价格和服务。
2009-2010年氨基酸市场热点颇多,首先是蛋氨酸长达半年之久的持续高价,各方对蛋氨酸的关注加大,许多人员和资金在向蛋氨酸倾斜;第二个就是98.5%含量赖氨酸的触底反弹,在这一波行情中,经销商们有赢有亏,对后市的操作有较大影响;第三个就是苏氨酸的大幅上涨,受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苏氨酸大幅反弹,使更多的经销商开始关注到苏氨酸的重要性。
目前氨基酸市场的生产厂家一直在调整,包括各家工厂的技术革新,包括川化味之素的停产,正大菱花长达半年的设备改造和革新,大成的70%赖氨酸产品的推广,还有丰原和金玉米的产品结构调整等等。将来的变化很多,难以预测。今年,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带动整个饲料氨基酸行业高速发展(年增长率10%以上)。而供大于求和各厂家对市场份额的瓜分会使得竞争很激烈。
色氨酸的价格太高,限制了用量的增长。苏氨酸多适用于小麦日粮的饲料配方中,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采购还很方便。综合看爆发式增长可能性很小。
对于未来,他认为赖氨酸市场在经历几年的激烈竞争后,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稳定的局面。利润和市场都会处于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内,目前是诸侯争霸。而蛋氨酸市场虽然不会像赖氨酸那么激烈,但可能会有一个由固蛋向液蛋逐步倾斜的过程,今年年初就有了一些征兆,像安迪苏南京的项目,住友大连的项目,基本都是生产液蛋及其羟基类似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