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9|回复: 6

对虾饲料已经逐步向集团化发展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0 1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对虾饲料已经逐步向集团化发展,四大对虾饲料集团恒兴、海大、通威、粤海占了一大半的市场份额,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大小对虾饲料企业彼此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体现在近几年产能以年10万t的速度大幅度增长,产量也在较为平稳的提升。饲料业的稳步发展,着力于目前中国养虾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及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的设施。

  近些年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小饲料企业经营状况严峻,对虾饲料生产也渐趋微利化,这表明行业重新整合的时机逐步成熟。

饲料

  现在对虾饲料最大的问题可以说是鱼粉的问题,因为鱼粉占到饲料生产成本一半的开销。对虾饲料对鱼粉产生了依赖,配方里大家为提高效果,都是对鱼粉进行大比拼:你鱼粉含量加高了,我就加得更高;你选择优质鱼粉,我就选择质量超值的鱼粉。现在对虾饲料配方里面鱼粉量达到30%,有些甚至达到40%,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状况。

  在整个饲料行业里面,禽畜饲料中鱼粉的比例大幅度下调了,而且零鱼粉的饲料非常普遍。水产饲料中最出名的欧洲三文鱼饲料,原来配方中鱼粉占30%-40%,现在也非常明确要求下调,并且已经有15%鱼粉含量的三文鱼饲料生产出来。因此,高档饲料鱼粉下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配方中鱼粉含量下调有好几种方法,研究得比较多的是鱼粉的替代,包括发酵豆粕、棉籽粕,以及其他蛋白粉的替代。在这类鱼粉替代原材料的研究里,论文堆积如山。但这种替代,效果不是很切实,尽管研究报告里边有些数据表现得非常好,饲料企业对此还是很慎重,担心实际用起来的替代效果不理想。

  替代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单项氨基酸的利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教授对单项氨基酸的有效使用做了一些研究报告,但主流意识认为单项氨基酸在饲料里边没有实际意义。现在饲料厂家对单项氨基酸的添加较少,除了个别品种外。虾料里边单项氨基酸的添加也非常少,主要是包被氨基酸或是结合性的氨基酸,比如羟基蛋氨酸。目前无论是包被氨基酸还是结合性氨基酸,根据我们的一些实践和实验结果,添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近日同中山大学的两位教授交谈,他们目前已经进行了组合氨基酸的单项添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如果单项氨基酸对鱼粉的替代效果理想,饲料配方中鱼粉的使用比例下调也不可企及。

  另一方面,与其寻找其他原料进行鱼粉的替代,还不如索性降低虾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国际对虾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大多在30%左右,而中国的虾料蛋白质高达40%以上。因此,进行替代不如把蛋白质的水平调低,在调低蛋白质含量的同时,调高一些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其他营养素方面国外的使用比例是多少,我们再认真进行研究。除了对这些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进行研究外,我们还需要研究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如脂肪来源于鱼油、豆油还是其它一些油脂,糖水化合物来源于淀粉还是糖。通过综合研究,我们在饲料配方上应该有所突破。

  养虾过程中,对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虾摄食饲料后所形成的粪便。论坛上也有教授提到,虾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只有30%多,还有大量蛋白质被消耗变成氨氮后排出体外。因此我们需要把蛋白质的利用水平提高,对各种营养素之间的使用比例进行调整,这样于生产成本,于水环境保护,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水产养殖业中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使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同时药物成本大大下降。以前0.1-0.2元/500g的虾药成本,现在用了微生态制剂成本已经?下降到几分钱。我们以前看到的虾塘都是黑的、臭得不得了,抓出的虾也是黑色或是天蓝色的。而现在由于微生态制剂的广泛应用,虾塘变得干净多了,虾的颜色也漂亮多了。微生态制剂对对虾产业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
现在微生态制剂产品大多是向水体直接投放,加入饲料以后应该会更加有效。既方便了养殖户,又能更均匀、更直接与快速地作用于粪便和肠道。现在有企业已经?开始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但究竟添加哪种类型比较合适,什么样的品种组合运用会更好,微生物在肠道里边怎么附着、怎么增殖、怎么在粪便里边发挥作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都较少开展。在添加过程中,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清楚究竟微生态制剂添加后作用有多大。因此,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所需要的特殊营养、特殊微量元素,以及怎么促进微生物生长增殖,我们还要摸清楚。

苗种

  这几年种苗的选育我觉得取到很好的效果,原来的种苗生产都是比较分散,极易走向低价恶性竞争,造成养虾早几年非常低潮。现在饲料厂已经?主导了种苗的生产,正大、粤海、海大、恒兴,都在种苗中投入很大的力量,生产的种苗每年都是几十个亿上百个亿,并且质量也是大幅度提升,价格也相应提高。原?来种苗是 30-50元/万尾,现在150-160元/万尾,甚至更高;二代苗价也上升到70-80元/万尾。这些高品质、高价格的种苗,在对虾生产上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养殖户也越来越认可优质苗的重要性。

  与种苗生产对照鲜明的,是没有形成很好的选育体系,没有形成良种的繁殖体系。尽管国家良种场、省级良种场不少,但也是限制于进行繁殖提供商品代,还没有进入种苗遗传育种的工作。使得现在种苗处于无根之树,无根之水,很多都是引进美国SIS 公司种苗。而当大家都涌向SIS引种时,他们就漫天要价,原来20-30美金现在要50美金一条。伴随需求量的增大,品质也出现问题,运气好的能买到好一点的亲本,运气不好就弄到普通商品虾回来。

  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选种,培育自己的品系,是我们对虾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要有这个决心,企业也要有这个强烈的愿望,愿意花力气、花投资去做。同时,是否有专业人士耐得住寂寞,到人烟稀少的海边一蹲就是几年,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这些条件都能达成,我相信很快就会有成绩。

  现在种苗选育主要是SPR(抗特定病毒)、SPF(不带特定病原?)这两个方向。目前SPR选育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抗白斑病、桃拉?病,但生长性能大打折扣。对养殖户而言,拥有较好的生长性能是苗种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如果以牺牲生长性能来换取抗病性,产品不容易推广。现在SPF苗大行其道,大家都是称苗没有特定病毒,但很多苗场都是用SPR苗进行繁育。

  再说二代苗,二代苗从理论上讲,生长性能严重下降,遗传性状产生分离,因此生长很不整齐;从养殖角度来讲,不提倡养殖户用二代苗而应该用一代苗。但从对虾养殖的时间来讲,二代苗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来源较广。以前二代苗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大家都斗价格,导致母虾培育以及虾苗培育方面严重营养不足,培育条件比较差,苗种质量没保证。如果对二代种苗进行严格的繁殖程序控制,比如对二代苗亲本进行有效的培育,二代苗还是可以形成比较好的生长性能。

服务

  现在饲料企业,都着力做一些配套服务,比如做种苗、搞技术服务、建冷冻厂等。作为饲料企业,我们立足于饲料,靠饲料产生效益,其他方面作为配套,为饲料或是行业服务,不是作为我们盈利的主要目的。
  技术服务,我们原来很主张请专家进行服务,而现在的宗旨是业务员就是我们的服务专家。每个饲料厂家都有大量的业务人员,现在业务人员都是有养殖方面经?验或受过养殖方面教育,他们不单单作为推广人员,而是应该更好的为养殖户服务。粤海的业务员团队有两百人,如果这两百人能够进行服务,那他们起的作用将非常大。而如果专门再招几十个服务专家过来,一方面成本较高,另外也没法招到这么多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过来。

  饲料企业为什么要参与对虾的收购,甚至建立冷库?加工厂很喜欢把价格压低,没有长远的打算,因此对虾产业通常丰产不丰收,比如2007年。饲料企业收虾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提高对虾的市场价格,保证养殖户有利可图。只有这样养殖户才能继续养虾,行业才有可持续性。作为饲料企业,我们的宗旨是价格低、虾农亏损的时候,就大胆出手,大量收虾,价格高的时候则慎重少收。

  现在对虾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早期很多人传言虾里边含有大量抗生素,国外不吃了,因此出口时被退柜。传言非常多,又被媒体渲染,作为虾产业里边的人,我们应该站出来说说水产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只有广大的市民放心食用虾了,我们这个行业才能稳定发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20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是有点眼光,目前对虾的养殖还是存在靠天吃饭,今年第一批虾成功率还是很低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2: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比较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4: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yidx


    呵呵 是啊天气变幻莫测导致放苗不成功 有点眼光我可不敢当 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信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5: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条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5 09: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畜禽饲料一般很少提供种猪和种鸡
为什么做虾料的都喜欢提供虾苗呢?
大家分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7 2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产业链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7 23: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