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85|回复: 7

近一、二个月以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猪病疫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09: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一、二个月以来,南方部分省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猪病疫情,某些地区的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而且疫情有进一步向其它地区蔓延的趋势,如河南、江西及周边省份也已出现了类似的疫情。
  经过走访和了解,很多小型猪场,尤其是散养户的猪只发病很多,并且比较复杂,而大猪场虽也有发病,但不是太多。大致症状是:猪只高烧不退,采食量降低,生长速度下降,如果继发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所以在走访养殖户过程中看出的症状也是千差万别、各式各样。有的猪只会出现咳嗽、喘气等肺炎症状;有的猪只会出现转圈、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有的猪只会出现皮肤发紫、毛孔出血等败血症状;还有的母猪会出现流产、死胎、黑胎、木乃伊胎、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症状。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但是总体上会造成猪只料肉比升高,饲养成本上升,老板们很是头痛,也很恼火,尤其是在目前行情好转,养猪刚刚有利可图的关键时候出现这种疫情。有的小型猪场老板甚至非常恐慌,以为又有什么重大疫情到来,所以有的老板赶快把猪只处理掉,散养户甚至害怕到将自己不足60公斤的育肥猪拉到屠宰场去卖掉;而兽药门市部生意却很是火爆;一时间老板们人人自危,寝食难安,严重打击了养猪者的积极性。


造成以上这种疫情出现的原因,实际上仔细分析起来并不是像老板们所担心的那样——有重大疫情。从各地收集上来的资料及经当地多位专家调查、诊断,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本病是以蓝耳病为原发病,以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胸膜肺炎、伪狂犬病等为继发病的几种或多种病的混合感染。
  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病毒(ADV)、猪圆环病毒2型(PCV-II)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的混合感染。大体上还是以上这些经常骚扰养殖、引起养猪老板头痛的猪病,并没有出现象老板们所担心的重大疫情。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全群突然发病,发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摄氏度,个别可升高到42摄氏度,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几天内出现败血症,造成快速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50~9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剖检变化: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检可见以下症状:
1.肺肿胀、变硬;呈不能收缩的橡皮状肺,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肺部呈现斑驳状到褐色病变(大理石样);大多数都是混合感染肺炎,有化脓灶,部分猪肺出血,出血性肺炎,间质明显增宽。
2.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
3.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则呈黄土色,质脆,个别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

4.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
  发病原因:
  那么引起猪只发生的原因实际上不外乎如下几点:
1、放松管理: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再加上从去年10月份以来猪的行情低迷,更是造成了在防疫保健和营养上投入的严重不足,饲喂随便,忽视生物安全保健;还由于受玉米霉变的影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疾病也悄悄滋生萌发;那些不对猪场作严格封闭、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的猪场发病就更为严重。
另外,1---2月份部分地区的五号病造成猪体体质下降,免疫变态反应使猪群的免疫系统更加衰弱
2、夏季的高温对养猪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前一段时间,天气温度很高,白天温度,如果再饲养在密闭、空间狭小、无遮阳措施的猪舍中,温度会更高,猪只尤其是育肥猪、体重较大,皮下脂肪很厚的母猪,非常不适应,所以使猪只的抗病能力普遍的下降,出现了高温应激综合症,严重者出现皮下出血,甚至繁殖障碍,这一点在每年的夏季都可以看到。
3、昼夜温差太大对养殖的影响。这一段时间昼夜温差较大,对猪只的体质、生长、抗病力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很明显地,在目前猪场猪只出现了较多的拉稀、咳嗽症状。
4、很少或者没有做药物保健,防疫落后。由于防疫不好,散养户甚至不防猪瘟,有的防疫猪瘟只有一次、剂量不足、疫苗保存不当等,造成了温和型猪瘟的出现,尤其是在散养户这一点表现的特别明显,都是和猪瘟防疫失败有关。猪场尤其是小型猪场,保健意识落后,猪只没有定期的进行药物保健,加上猪舍环境差、空气质量不好,造成猪群发病;所以在这次,当有些地区的很多规模化猪场听说了这次所谓的疫情后,立即在猪群中进行投药,加强药物保健,截至目前没有发现有一个规模化猪场投药后猪群发生大面积猪病的现象。
5、引种不当,造成疾病的发生:由于前段时期猪的行情差,很多养猪户就想乘此对种猪更新换代,但是引种时对猪只的把关不够或是长途应激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疾病。
6、更有甚者,很多兽医工作者在疾病上主观意识的炒作,让养殖户不知所措,乱用药,剂量成倍的放大,使得大部分发病猪只的死亡不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用药导致的死亡。本文由洛阳惠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防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病猪一般愈后不良。针对目前这种现状,要求我们在猪群的管理上应该更加精细、更加严格,尤其是在养殖行情好转、夏秋季节交替的关键时刻。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提前保健预防,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体的应对措施是: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加强管理,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
养好母猪,提高母猪的年平均产子胎数,提高仔猪的初生重,让仔猪在初生后又一个很好的体质,为后期的饲养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①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通过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气温较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4~6次;
②夏天应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左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猪无名高热和呼吸道病。
③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3、猪舍及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百来宁消毒液,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4~6次严格消毒,母猪和大中猪中午时可带猪(连猪一起)喷雾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加大一倍稀释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病毒的几率,以防止本病扩散蔓延,对控制疫病的传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4、加强病毒病的免疫接种,特别是对猪瘟的全面、有效的接种,树立长期保健防疫意识,使猪只对常见的威胁养猪较大的猪病有较强的免疫力。该病重在预防,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应在猪无名高热发病高峰期前加药预防,当疫病发生时,针对细菌和支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损失,应及早采取措施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投药,结合注射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目前猪场临床较敏感药物有拜福来等,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制定本场的预防保健用药计划。从母猪用药保健开始控制细菌性疫病的源头。另外,在防疫保健时,程序应该务求合理有效,使用量必须足够、疫苗在保存储运过程中应该温度恒定、避免日光直射、开启使用后的疫苗通常四小时后会失效,不要再继续使用。合理消毒,严格注射技术,确保将有效的疫苗正确地注射进猪只的有效部位。在药物保健过程中,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药物的含量及不同猪群的安全使用量,合理地使用保健药物,避免失误造成猪群的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
5、使用优质、高营平衡、高消化吸收率的饲料,做好根本的营养免疫。饲喂优质、高营养的饲料是免疫保健成功的前提条件,在目前的养猪环境下,营养免疫越来越重要,猪只只有在获得很高的营养后,打过疫苗才能产生较高的抗体,对特定病原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相反,当我们对我们的猪只饲喂低营养浓度、低消化吸收率甚至霉变的饲料后,猪只当然不会产生出很好、很坚强的免疫力,当然不能够达到保护猪群的目的,这一点在前一段时间得到了印证,由于饲喂大量的霉玉米,造成很多猪只、尤其是散养户猪群大面积的发病。所以饲喂一种优质饲料显得非常重要。
  治疗:
1、疫苗接种:全群紧急接种蓝耳病灭活疫苗和猪瘟疫苗。猪瘟疫苗一定要用单联苗,10头份接种(细胞苗),最好用猪瘟组织苗,按1-2头份剂量接种。
2、大群拌料、注射:可参考药物预防配方,2倍量使用。
①对已经发生的猪群:
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普得健散2000克+金福1000克/吨;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饲料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同时在饮水中加药,使用对细菌和病毒均有效的抗菌素和中药提取物复合制剂七清败毒颗粒,让猪群自由饮用5~7天。对已发病的猪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并使用加力素附弓金针配合普得健针针剂进行注射治疗,1天1次,连用3~5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②生长育成期:
在12~13周龄和17~18周龄使用有效药品进行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拜福来500克+强力霉素250克,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抗生素,采用脉冲给药的方式,连用1周,停药1周后,再用药1周。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和甘草颗粒等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本文由洛阳惠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③哺乳母猪:
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的母猪料中添加抗菌素,每吨饲料中添加普瑞泰1000克+金福1000克进行预防;或用拜福来500克/吨+金霉素300克/吨+阿莫西林150克/吨添加,减少母猪排出病菌污染分娩舍,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
④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4周的仔猪料中添加抗菌素,每吨饲料中添加普瑞泰1000克+金福1000克进行预防;或用拜福来500克/吨+金霉素300克/吨+阿莫西林150克/吨添加,切断仔猪与仔猪间疾病的水平传播。
⑤对于疑是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即前期出现红皮,后期出现严重贫血、皮肤苍白的病猪:
附弓金针肌注,每天一次,连注2~3天,并同时在料中加药,在饲料中拌入肠泰乐,连用7天,或用对氨基苯胂酸钠或阿散酸,180克/吨饲料,连用1周,以后改为90克/吨饲料,连用1个月。
⑥定期驱虫:
  蛔虫、鞭虫等体内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病的病症,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发展有一定意义,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伊力欣进行驱虫。

        本文由洛阳惠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apple12151007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12 09: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什么时候的资料???现在搞出来别人还以为南方正在发大疫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9: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口蹄疫过后的,市场上出现流产的很多,你不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4: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目前疾病的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个别猪场有零星问题,感觉楼主再说0607年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4: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几家欢喜几家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5: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没错....现在广西...有的地方比07年还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5: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成以上这种疫情出现的原因,实际上仔细分析起来并不是像老板们所担心的那样——有重大疫情。从各地收集上来的资料及经当地多位专家调查、诊断,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本病是以蓝耳病为原发病,以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胸膜肺炎、伪狂犬病等为继发病的几种或多种病的混合感染。
请大家注意我的这句话,回复贵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1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要顶起来,有些措施还是比较中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0: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