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8|回复: 1

冬季的季节与营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13: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严寒的季节,人体的生理及代谢均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人体对营养产生特殊的需求。
  在寒冷的刺激下,使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机体散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故基础代谢率增加10%—15%。而人们畏寒甚至寒战都要消耗能量。所以低温下人体的能量(能量食品)应较常温下增加10%—15%。能抵抗寒冷的营养素有:
  
生热营养素
  1.脂肪   脂肪有增强人体耐寒的作用,在膳食中脂肪的供能比应增加到35%。有研究证明,吃高脂膳食的动物突然进入寒冷的环境,其耐寒力要比吃低脂的动物强。而且人在寒冷环境对脂肪的利用增加,脂肪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加。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冬季的膳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的原因。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供热比不应低于50%。动物在寒冷的环境中肝脏和肌糖元迅速减少甚至消失,血糖(血糖食品)上升,虽然这时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的代谢也增强,但糖类首先被利用。动物实验证实,给予高糖类饲料,小白鼠在短时间内对低温的耐力增强;而给予高脂饲料时,须在较长时间后发挥作用,所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增强机体耐寒能力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3.蛋白质   蛋白质供热比为13%—15%,其中含蛋氨酸较多的动物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50%。因为蛋氨酸在体内通过转移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甲基对提高机体耐寒能力极为重要。
  
微量营养素
  1.由于能量的需求增加,因此与能量有关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PP也要相应增加。专家建议维生素B1 3毫克/天,维生素(维生素食品)B2 2.5—3.5/天,尼克酸(PP)15—25毫克/天。
  2.维生素C与寒冷的适应性有密切的关系。
  有人曾经观察到,摄取大量维生素C可以明显地减少因寒冷而致的直肠温度下降,并可缓解肾上腺的过度应激反应,增强对寒冷的耐受性。实验发现,每天给猴子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增强对寒冷的抵抗力,将猴子由室温转移到—20℃时,每日给予325毫克维生素C时其直肠温度下降比给予25毫克的少。在人体也发现,在寒冷环境的人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和尿中排出的维生素C的量都比非寒冷地区的人低,补充维生素C后,这种现象即可解除。多数人认为,在低温下每人每日应供给维生素C70—120毫克。
  3.维生素A也有利于增强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日供应量也应该提高。
  4.无机盐
  铁(铁食品)   科学家指出,人们如果常常感到冷,可能是体内铁不足引起。美国科学家对身着泳装妇女进行耐寒测试,结果发现,那些怕冷的妇女大多数体内铁质不足,而一旦补充铁,症状就大大改善。由于铁在体内参与血红素合成,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故缺铁者外周组织的供氧减少,缺氧则组织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自然会因产热不够而感到冷。所以冬天要注意多摄取富含铁的食物。
  钙(钙食品)   因为冬天日照短而且紫外线强度低,因此容易引起缺钙,所以要注意增加富钙食品或适当补钙。
  钠    有文献报道,寒冷地区摄入较多的食盐,可使机体产热功能增强,所以我国北方人饮食偏咸,但过咸会对血压(血压食品)产生影响。
  提示:冬天寒冷季节饮食应吃饱但不要过量,宜多选用谷薯类及粗杂粮、脂类、豆类及新鲜蔬菜(蔬菜食品)和水果(水果食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heshoule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11 13: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春天的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18: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