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众目睽睽之下秘密访问中国。同时带来大批美女和要求。可能养猪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政治,这国际关系不关俺事,只要猪价回到盈亏平衡点以上过安稳日子就好。其实大家错了,这小金来和我们猪价有密切的关系,只看我们的决策者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明争暗斗时,有没有高瞻远瞩地同时解决国内问题。
猪的多少是相对的,不要以为猪价跌就是供一定大于需求。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供需矛盾大不一样。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大多在成本附近转悠,长时期处于成本以下几乎不可能。因为上游厂家会减产或者把价格压力传导到原料供应商,原料供应商也会很快减产适应市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我们听说过主动倒牛奶的,却没有主动砸玻璃的。当然我国有主动拆房子来应对危机的特例,另当别论。而农业产品在跌价的时候,会因为需要保持现金流,不断地需要低价卖出产品,造成价格深幅长期下跌,而这个长期下跌又会造成未来的暴涨。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幅下跌的破坏性非常大,政府应该在价格跌破平衡点时,就应该主动调控,或者价格深幅下跌时,输入资金维持生产的稳定,同时发出未来需求的预测,猪农会根据预期主动调整生产能力;反之,猪价快速上涨或在盈亏平衡点上,市场会启动调节作用,因为逐利得因素,长期在盈亏点浮动的猪业,对大部分人和资金是没有天大吸引力的。而坚持这个行业的人可以在这个微薄的利润中,不断产业化,技术更新等。可悲的是,在猪价快速上涨的时候政府的惊慌失措和猪价下跌时的闲庭信步相映成趣。他们视乎成竹在胸,事实是以为弃两子却丢掉了大龙。对他们的悠闲的中国流布局我非常忧虑。现在是真正需要输血给真正养猪人的时候。
无论是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都是被长期预期和短期供求所决定。2007年前美国生猪价格大致稳定,徘徊在5.2人民币(按1:7),当中国宣布进口美国猪肉的时候,生猪价格很快攀升到5.8元人民币。是短期供求打破了吗?是猪少了吗?都不是,是预期支撑了猪价的上涨。所以2010年中国宣布解禁美国猪肉的时候,美国会放松对中国的汇率压力。这个政府为了农民和农产品,真的是殚精竭虑啊!虽然实际上我们的进口猪肉是未有中断的,但这个预期和信号是美国政府需要的,是美国农业需要的。
无论任何产业,需要发展都需要一个20:20,即有20%的市场增长率,20%的毛利率,一个企业要发展,还得有当地市场20%的市场占有率。为什么?只有这样,这个产业才能在扩张中发展,提高效率,技术更新。反观目前的中国肉业,没有这样的条件,政府也没有考虑去创造这样的条件。美国汽车业钢铁业在8090年代,称为夕阳产业,底特律仿佛都要死掉。为什么?因为它的汽车业饱和,没有20%的市场扩大,这个供需就是过剩的,没有预期。为什么香车美女又出现呢?汽车展览十分奢华。多说一句,看一个产业的兴旺,展览会很重要。过去我没有想过房子也能开展览会和论坛。汽车商和房产商都成了明星成了哲学家,都依靠的是中国,中国的汽车需求挽救了底特律,因为全球贸易,这个市场增加的可不止20%了!
好了结论出来了,政府真的需要帮助农业,那就帮他们去找20%的市场增长率,去给生产者一个美好的预期。这个是政府的职责,而不是担心坛坛罐罐,不作为。我们传统猪肉出口市场,俄罗斯,中亚早就因为屠宰企业的短视劣质产品,让普京关上了门。而且是永远的,因为俄罗斯要求在未来三年做到猪肉自给。中亚还有一点,还有港澳必须买大陆肉,由垄断企业供应放心。深加工出口应该是不错的,深加工出口却因他们的管理是屠宰不能相比的,可惜他们只有依靠屠宰企业的猪肉源,质量没有保证。中国的猪肉出口关门了,深加工出口大幅度萎缩,我们哪有20%的市场增长!!!这个产业会愈加落后和混乱。依靠国内人口增长的市场增长是不能让这个产业发展的。还不说这个增长被老龄化和高房价压制了消费。
不要小看每月1-2万吨的猪肉进口,它对市场短期需求的冲击是巨大的,压制了正常国内需求。1998年猪价上涨,不到一个月小小的低价进口肉就将其打回,这是供需在起作用吗?
答案也有了,要预期,要市场增长,这是商务部该做的。要鼓励出口深加工企业选购国内猪肉,要从制度上从商检上去支持,当然不应该用出口俄罗斯那种放宽尺度的支持。中国有质量过关的好肉,有能满足深加工企业的好肉,为什么不去做。唯唯诺诺,胆战心惊是没有办法的。纵观全球,优质的中国猪肉深加工产品应该瞄准日本、美国和欧洲。粗加工产品还是俄罗斯和中亚需求大,其它地区都能满足自己需求。还有发展中国家,如朝鲜和非洲。这不小金来了吗,求你了,别给粮食,给猪肉吧。这是市场的扩大,这是友谊,这是预期!
转:http://bbs.zhue.com.cn/thread-115151-1-1.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