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旱情 严重影响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贵州省罗甸县畜牧兽医局 杨忠平
2009年7月以来,我县出现历史罕见的干旱灾情,全县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是南部地区更为严重,水源干涸,牲畜饮水相当困难,草场大面积枯死,造成饲草供应不足。在灾情较为严重的旱区,因缺水断草,造成猪、牛、羊及家禽大批死亡。由于旱情仍在持续,部分村民开始贱卖猪、牛、羊等牲畜,家畜存栏下降,畜牧业生产和养殖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针对当前持续的严重旱情,县委、县政府及县畜牧兽医局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了充分调研,分析了旱情对我县农业畜牧业的影响,提出了科学抗旱技术指导,采取多方措施,积极组织和指导村民进行抗旱。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三保”中心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采取得力措施,把抗旱救灾、严防牲畜疫病,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当前中心任务落到实处,积极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最低限度降低旱情对我县畜牧业带来的损失。
一、干旱对我县大牲畜的影响
由于大牲畜的生理特性决定了草料是大牲畜养殖中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草料和农作物秸杆对草食动物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县在生态畜牧业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人工草场的建植和秸杆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大牲畜养殖的发展。然而,这次百年难遇的严重旱灾,导致草场和农作物大面积受灾,过去绿荫荫的草山草坡,现在却是一片枯黄,天然牧场受灾面积达70余万亩亩,人工种草受灾面积达4730余亩,严重制约着草料的供给。很显然由于久旱无雨,土地干裂,牧草及农作物无法耕种,对我县发展生态畜牧业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旱情对我县牲畜饮水供给的影响
由于旱情的持续,我县大部分旱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旱灾严重的地区,出牲畜因缺水干渴发病及死亡情况。2009年末,我县大牲畜存栏10.09万头(匹),猪存栏17.94万头,羊存栏6.328万只,家禽存笼61.49万羽。截止4月8日,全县因干旱受灾涉及196村、1103组、33786户,畜禽饮水困难的猪达7.5万头、牛3.51万头、羊2.76万只、马1.5万匹,禽15.6万羽;畜禽因灾发病牛1960头,猪1454头,羊2514只,禽2325羽;畜禽因灾发病死亡牛343头、猪157头、羊1035只、禽6306羽。为了自救保人畜饮水,保证地方社会安定团结,很多村民从很远的地方背水供给牲畜饮水。有的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用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担负起找水运水的重任。但由于路途遥远,有的村组找不到水源,加之交通不便,很多农户不得不大批贱卖和宰杀大牲畜,本旱灾对我县的人畜饮水影响极其严重。
三、旱情对养殖户的影响
持续旱情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由于缺水断草,牲畜出现高度消瘦,生长发育缓慢,体质下降,育成牲畜掉膘现象严重,母畜配种受胎率低,在重灾地区,人的饮水都难以解决,根本就顾不上牲畜,就此情况,造成牲畜大批死亡。特别是草食牛羊动物,因缺草缺水饥饿干渴,引起死亡现象极为严重。很多养殖场(户)只贱卖和宰杀牲畜,力求减少损失,很多养殖场(户)养殖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有的甚至退出养殖行业。
四、旱情对我县春防工作带来的影响
大旱时期,正值我县开展春季动物防疫时期。由于群众都忙于抗旱救灾,加上畜禽缺草断水,引起畜禽体弱多病,村民对今年春防工作的热情不高,还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不进行配合,无形之中制约着春防工作的顺利实施。尽管大灾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局遵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特制定了《罗甸县2010年动物春秋两防管理考核实施方案》,全局上下一条心,充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宣传力度,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现阶段全县春季防疫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局各部门安排干部深入基层,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和乡镇技干,督促、协助开展春防工作,把动物春秋两防疫工作责任和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高质量完成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面临严酷的持续旱情,全县畜牧系统上下一条心,竭尽全力抗大旱、保民生,力求一手抓抗旱,一手抓防疫及生产发展。确保大旱期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力促我县畜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我局于4月3日召开了“森林防火、抗旱救灾确保畜牧业发展”专题会议。会议要求:
1、认清形势,树立抗大旱、保民生、促生产的思想
为进一步抓好“抗旱保苗、防火保林,人畜保水”三保工作,切实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中心任务落到实处。全局要充分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树立“抗大旱、保民生、保发展”的思想,充分做好长期抗旱的思想准备,认真履行森林防火职责,竭尽全力帮助和指导群众抗旱保畜,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养殖经济损失。
2、高度重视,深入基层排查旱情,研究抗旱对策
全局干部职工对当前的旱灾要高度重视,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基层第一线,认真了解排查旱情,全面掌握和分析旱灾期我县畜牧业的生产形势,加强抗旱保畜的宣传力度,发挥技术力量,积极指导群众科学抗旱、科学养殖,充分树立群众的养殖信心,提高群众的养殖积极性。
3、认真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灾期灾后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全面督促和开展动物防疫工、消毒和检疫工作,特别是对交通沿线、规模养殖小区(场)、老疫区要充分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和消毒灭源工作。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工作,同时,加强对村级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树立他们的工作热情,确保大旱之年不会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我县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O一O年四月十二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