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家这么多议论,感觉要么就是不收,要么就是收了采取回机批量添加的方式,其实我有一点疑惑的地方就是,保质期是如何定来的,超过保质期以后是否都是变质了,如何鉴定是否变质,或者说如何鉴定是否有危害,除了关注霉变和普通营养指标外,还有无其他关注指标。大家觉得没有霉变,就可以批量添加,也就是让风险最小,但是风险是否真被我们自己控制了?工作中也曾遇到过一两次超期料的处理,一般也是做了常规检查后,和大家一样,小批量回机添加了,相当于一种特殊原料,但是添加后是否真的就没影响,只能说检测成品相关指标没异常、市场没有不良反馈。但是我们的检测和处理方式与流程如何才能改进与完善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呢?还望大家思考与赐教。
这个说的很对,最好能做到既不浪费又不影响质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