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应改变过去传统养猪的兽医方法,由应用临床兽医学向预防兽医学转变,由被动防疫转为主动防疫。•
从产前、产中、产后着手,切实做好隔离饲养、全进全出、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工作。•
在人、猪、饲料、环境等方面,采取可行措施,逐步控制、消灭场内已有病源,防止新的疫病传入。
(2)必须树立群防群治的观点•
传统的兽医注重个体的预防和治疗,工厂化猪场应重视群体的预防和治疗。•
应根据本场实际,制订免疫计划。•
对一些主要细菌性疫病,应在疫病发生之前给药物预防,而不是发病一头治疗一头。 (3)必须树立群体保健的观点•
根据本场实际制订猪群健康标准及经济效益指标,掌握猪群生产状态,经常巡视猪群的体况、毛色、粪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本场的设备和条件,开展免疫监测、消毒药剂的选择及消毒效果监测、疫病净化水平监测等工作。
(4)必须改变单纯病原学而建立多种病因论的观点•
疫病的发生往往涉及多种因素,如同一来源的种猪,在有的猪场会出现严重的临床型萎缩性鼻炎,而在另一些猪场症状轻微或不发生,这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随着猪场设备的老化,因素病对猪场经济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诊治疫病,不仅应查明致病的原发性及续发性病原,还应考虑外界环境、管理条件、应激因素、营养水平、免疫状况等与疫病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
(5)必须树立多学科共同协作的观点•
兽医、畜牧、生态、机械设备等学科应密切配合;•
从场址选择、猪舍建筑、种猪引进、种源净化等方面,均应考虑兽医防疫问题。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员工进场需要洗澡、更衣换鞋,各幢猪舍门口及通道设置消毒池或消毒盆,进出猪舍需脚踏消毒。•
每周一次全场大消毒,所用消毒药物2~3种交替使用。•
常年坚持灭鼠、灭蝇,外来车辆、人员禁入生产区。•
猪舍周围环境实行分片包干,进行经常性除草、疏通沟渠。 3、科学制订免疫程序•
科学制订免疫程序,定期注射疫苗。•
由兽医人员定期抽测蓝耳、猪瘟、五号病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制定免疫程度,对可疑疾病送检确诊。疫苗注射依免疫程序按时、按质、按量每头注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