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诊析—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特征。成年猪多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哺乳仔猪出现发热、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死亡。 症状
患病幼猪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结膜炎,大量流涎、呕吐、食欲不振、下痢、颤抖、精神萎顿,然后运动失调,神经系统紊乱,错睡后死亡。病程1-2天。3-4周龄仔猪死亡率40-60%。与其他动物不同,患猪不出现奇痒症状。
断奶仔猪患病较轻,少见神经症状。1-3月龄猪常见食欲、精神不振、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病猪多在3-5日后恢复,死亡率15%。
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有时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发热、咳嗽、鼻腔流出分泌物,精神委顿等一般症状。发病4-5天后会复原。神经症状甚少见。
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胎多在2-3天死亡。流产率可达50%。老疫区,伪狂犬病症状不典型,死亡率亦不高。 诊断
急性伪狂犬病容易被诊断,以哺乳幼猪死亡率高及农场的狗和猫无故失踪或死亡为特点。
患猪脑组织10%悬浮液给家兔腿侧皮下接种,2小时后发病,产生局部奇痒,可以确诊。 控制
新购买的种猪应经检疫证明无本病感染才可以引进猪场。
有多种疫苗可在疫区及受威胁区使用。断奶仔猪2-4月龄可接种活疫苗或灭活苗。繁殖母猪在产前1月接种灭活苗。
发生本病时扑杀病猪,消毒猪舍及环境,对粪便发酵处理。
其他预防方法包括清洁、消毒、灭鼠等。采用综合措施、方能控制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