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养殖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主要来自饲料,因此饲料与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等密切相关。在水产养殖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趋于相似的情况下,添加剂便成了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我国水产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以来,微生物作为水产育苗饵料或饲料添加剂,在防治疾病和促生长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在水产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已成功地开发出包括增强免疫力、抗弧菌、防疾病、促生长、改善微生态等方面的微生物添加剂。
光合细菌添加剂
光合细菌是一种水生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海洋和土壤之中。其菌体营养丰富,含粗蛋白65%左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叶酸、生物素、类胡萝卜素和辅酶Q等。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作为仔鱼、糠虾、贝类等的开口饵料。光合细菌菌体大小约为小球藻的二十分之一,但营养价值比小球藻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对于刚孵化后还不能主动捕食的仔鱼是最适宜的饵料。其饵料价值在于:刚孵化不久的仔鱼、幼虾在消化系统各器官尚未完全分化时,光合细菌可通过鳃吸入仔鱼体内,使仔鱼在卵黄囊尚未被完全吸收的同时,即可从外界摄取饵料,以弥补内源性营养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仔鱼的成活率。据研究,泥鳅孵化后,在自然环境中到会捕食轮虫时为止,成活率仅为1%。这期间若以光合细菌作为饵料,其成活率则可达到60%以上。王绪峨等将光合细菌应用在扇贝人工育苗中,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具有促进幼体发育和提高出池稚贝数量的作用,其中海湾扇贝增产12%,栉孔扇贝增产35%。同时光合细菌还可作为培养轮虫、蚤状蚤、丰年虫等小型甲壳动物的发生饵料,其效果优于小球藻等活体饵料。二是可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鱼、虾、蟹、蛙类的养殖生产中。据俞吉安等的研究,以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2%时,投喂草鱼、鳙鱼和鲢鱼夏花苗成活率可提高5%-28%,亩产可提高15%-30%,饵料系数下降20-2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作者等以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喂养对虾,结果对虾成活率、增重率、饵料效率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此外,光合细菌还有改善虾塘水质、优化养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饲料酵母添加剂
饲料酵母是一种来源广、价格低、氨基酸比较齐全的单细胞蛋白,且富含动物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烟酸、叶酸、B族维生素和胆碱等。目前已有多种品牌的高蛋白活性饲料酵母产品投放市场。饲料酵母的作用一是可以作为培养轮虫的发生饵料;二是可以作饲料添加剂。仲维仁等在以虾饵料中用饲料酵母替代部分鱼粉,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用饲料酵母替代部分鱼粉养虾,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的有所提高,饵料系数也有所减低,不少科技人员还以饲料酵母替代部分鱼料进行饲料养鱼苗和大水面养鱼,结果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收效果。这说明添加酵母后,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更趋合理。鱼虾的发病率通常也比较低,这与酵母本身有增强免疫功能、能促进动物体代谢、产生抗生化合物和抑制饵料中其它微生物的生长有关。
微生物生态制剂添加剂
微生物态制剂能够调节微生态平衡,增进养殖生物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从而起到间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作用。桂远明等(1994)从正常鲤鱼肠道中分离出节杆菌和干酪乳酸杆菌,将它们制成微生物生态制剂。用添加了这种生态制剂的饲料投喂链鱼,不仅提高了生长速率,而且增强了抗病力。其白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巨噬细胞吞噬率,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受到攻击后试验组的成活率、特异性抗体效价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王经邦等(1991)应用不同来源的正常肠道菌制成微生物生态制剂,以此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仔鳗肠道微生物生态的重建试验,结果受试仔鳗的嗜食性均有明显提高。
微生物生态制剂在对虾育苗与养殖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吴垠等(1994)从对虾消化道中分离筛选出三株微生物菌株,将它们分别制成生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结果能显著提高中国对虾出池仔虾的成活率,并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邹向阳等(1995)成功地将双歧杆菌生态制剂应用于中国对虾育苗,从无节幼体到商品虾苗的成活率提高了55%-60%,而且对虾幼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增重、抗病力均有明显提高。
益生素添加剂
"益生素"(Probiotic)这一术语最先由Lilley和Stillwell于1965年所提出。它是由乳酸杆菌、枯草杆菌、链球菌和酵母菌等组成的活菌培养物的总称。由于乳酸杆菌类在饲料中具有不稳定性,而枯草杆菌等芽孢杆菌比多数产酸菌要稳定得多,因此近些年来芽孢杆菌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饲料添加剂,益生素的作用机理是随同饲料进入养殖生物消化道的活菌通过繁殖,抑制了肠道内有害菌群(沙门氏菌、粪大肠杆菌等)的繁殖,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的生长繁殖,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并可产生消化酶、合成B族维生素等,因此可以促进营养吸收、加速生长、提高抗病力。欧、美、日等国家80年代中期开始将益生素应用于禽畜饲料中。我国90年代初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张淑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虾饲料中添加0.1%的益生素,可使对虾成活率提高5.0%-6.2%,个体重量增加4.6%-6.4%,单产提高8.8%-12.5%。
与益生素相似的还有日本比嘉照夫教授1983年开发的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制剂。EM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发酵型丝状菌等多种微生物组成的菌群。作为饲料添加剂,它可以调节禽畜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从而起到促进生长,提高产品品质的作用。我国自1991年引进EM技术以来,在畜牧为的应用中效果比较好。黄永春等以EM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长毛对虾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后他们又将EM应用于建鲤的饲养,结果表明添加EM可以提高建鲤的鱼肉质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