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0年中小膨化料企业生存状况堪忧
2004-2008年,膨化料迎来了告诉发展期,生产线一度增加到100来条,实际产销量大约100万吨。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做膨化料的企业,比如恒兴、粤海、世海,已经打出了品牌,也获得可观的收益。在膨化料供不应求的局面下,中小膨化料企业也分得一杯羹。
但是,2009年受低迷行情的影响,膨化料的性价比优势无法体现出来,许多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又从膨化料转向了颗粒料,或者已经动了这个心思。据业内人士介绍,2009年罗非鱼膨化料的用量下降了2-3成。就在大家期盼着2010年能有所改观的时候,一场智利地震间接地波及整个饲料业,加上我省膨化料由于竞争加剧,利润早已不如从前,许多企业面对高昂的成本,只能无奈涨价,却又担心因此流失客户。
2010年中小膨化料企业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面临五大压力:原料涨价带来的流动资金不足、利润下滑的压力;水产品价格低迷带来的产品销售压力;赊销带来的运营压力;加工技术、配方改进带来的产品质量压力;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带来的企业生存压力。
现在的农业经济环境给予中小企业独立发展的机会与几率都是很微小的。膨化料在历经一番喧嚣之后,必将从高增长、高利润,慢慢变得平稳,更注重精耕细作。而企业必然为了争得更大一点的市场蛋糕,使出浑身解数。从这点来看,2010年的膨化料企业之间的较量将更为激烈。中小膨化料企业需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在谋求区域强势地位、整合当地资源、强化合作与共赢等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广东饲料行业信息网 庄捷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