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pi 于 2010-4-1 17:40 编辑
对虾是较低等的水生动物,其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短,新陈代谢水平较高,机体各器官系统形成迅速、结构机能简单,免疫系统的发育也不成熟,在对虾的生长过程中具有依赖较频繁蜕壳的生理特点,通过蜕壳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防御外来侵略的需要,对虾在蜕壳前停止进食,蜕壳后虾体又很柔软,在此期间虾体的活动能力减弱,对病原体和敌害的抵抗力差,如果虾壳不能迅速恢复硬度及其应有的生理功能,就极易被病原体感染或受到伤害。因此,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确保饲料的高营养,并确保对虾顺利蜕壳和提高蜕壳以后对虾的规格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所在。所以,对虾饲料是最贵的饲料,除高蛋白外,添加甲壳质和蜕壳素是必不可少的,更关键的是要添加足够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活性物质量少而又少,且往往性质不稳定,在制造和贮藏过程都要特别严格,否则其活性就会消失,所以生物活性物质也相对珍贵。在对虾饲料的制作过程中,这些微而又微的珍贵生物活性物质要均匀地分配到细小的对虾饲料颗粒中已经十分不易,而且对虾饲料的制作工艺也必经高温的过程,这就多多少少会给对虾生理所需的某些必须生物活性物质带来损失。这是当前对虾饲料最致命的弱点。
当前,危害对虾养殖的致命病毒已经遍布我国沿海水体,而且毒性不断加强,对虾养殖20—30天普遍发病,甚至连引进的第一、二代无病毒虾也难以幸免,并且有越早投喂饲料就越早发病的现象,停投饲料好转,再投再发病,而投饲生物饵料则不发病。这是当今对虾饲料明显缺乏生物活性物质导致对虾防御系统崩溃的迹象。特别是养殖斑节对虾,除必须采用营养水平较高的斑节对虾料外,虾农还会通过补饲鲜活饵料来提高养殖成功率,这也是虾饲料缺乏生物活性物质的最有力证据。不少养殖户也懂得采用喷涂维生素C和鱼肝油的办法来应对病害提高养殖对虾成功率。因此,极有必要解决对虾饲料中缺乏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问题。
linpi 于 2010-4-1 10:12 补充以下内容
养虾的朋友有没有发现类似问题?
欢迎讨论,共同提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