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3-29 07: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
对于养猪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议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研究走循环利用、科学发展的路子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解决。为此我们建议:
(1)立即改在全市范围禁止养猪为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市实行科学环保规范养猪新标准。这个新标准可组织市农林局畜牧局环保局的专家研究制定,对猪场的选址、规模,对猪场的粪便、污水处理制定科学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养猪业的准入标准,用科学规范环保的养猪场和市场机制的手段去取代淘汰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养猪户。
(2)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养猪业的研究指导和监督,一些人认为养猪行业是一个污染很严重的行业是一种偏见,实际上,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证明,只要控制得好,这一行业产生的污染不同于工业污染,而是一种完全可以通过生态系统自己净化掉的绿色污染。科学技术是最好的助推器,建议政府大力招聘畜牧科学方面的专家引进“外脑”员工,对我市的养猪户从猪场的规模、布局到环保生化设备的设计施工进行指导。从生猪的饲养、防疫、销售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3)指导、扶持、联合有经济能力和环保意识的养猪场组建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修建沼气池和鱼塘,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每一个猪舍都用隔板隔成两层,猪舍定期严格消毒,猪睡在隔板上,猪粪直接排到隔板下面,然后顺着隔板下面的沟渠流进沼气池。沼气池处理污水,鱼塘消化沼渣,还有一些无法处理的就用这些有机肥发展种植业。大面积的种植基地足够消纳养猪场产生的有机肥,蕉园和菜地以及花木场和果园红花绿叶,多姿多彩,如果增加些农家乐和休闲娱乐设施,还可以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建议政府要求相关的乡镇在沼气输送等公共配套设施上大力投入,帮助已投建的沼气池发挥最大经济效益,逐步完善向养殖场周边农村提供清洁燃料的设施,一方面减少农村污染,保护山林,同时又能进一步反哺养殖业,形成良性循环。公司有了经济实力后,还可以引进新的环保系统,使从沼气池里排出的水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
(4)创新对规模养殖的扶持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环保控制受各地经济发展、环保技术的制约关系很大。目前农村生猪养殖都是散养户,主要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山坡地带,要散养户上环保生化设施不具备可行性。简单拆了散养户猪舍用“禁养令”一禁了之也是不妥的。我市是经济大市正在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两个转变,完全有财力从税收、政策上引导、支持、鼓励有关企业在集中饲养区内投建环保生化设施,统一处理养殖污染。完全有能力有必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发展好畜禽养殖业,为加大环境治理帮助养猪户解决污染问题走在全省全国的前面,作出一个经济强市应有的贡献。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