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64|回复: 6

由使用不合格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所致的损失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8 16: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使用不合格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所致的损失引起的思考



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峰
刘涛
262200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es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es,DHV)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肾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

本病的发病季节性较差,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大,运雏、育雏期保温措施不当可促使本病发生,鸭雏来源复杂,养殖周期不一的的养殖密集区域和饲养管理水平差以及老养殖区多发。尤其是近年来养鸭产业的快速发展所致的养殖环境的污染,生物安全措施实施不当更是加剧了疾病控制的难度。鸭病毒性肝炎给中国的肉鸭养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鸭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抗原性互不相关的血清型(血清Ⅰ型、Ⅱ型、Ⅲ型)。我国自1958年在上海发现本病至1996年前后,各地暴发与流行的鸭肝炎病原均属于标准DHV-I型,其疫情可以被标准DHV-I型疫苗及抗体良好控制。我国自1996年以后陆续发现在福建、广东、四川、江苏、山东等养鸭密集区域不能被标准DHV-I型疫苗及抗体保护的鸭肝炎。目前这些地区大面积暴发的典型DVH,在使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及蛋黄抗体防制时,控制结果出现多样性。部分疫情可以用蛋黄抗体控制,免疫保护率达95%以上;部分疫情用蛋黄抗体控制不力,往往需要重复注射抗体2~3次,免疫保护率在75%左右;部分疫情用蛋黄抗体控制的效果很差,发病死亡率在80%~90%。通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借助基因序列分析等现代试验室手段,信得科技青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现目前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大部分毒株的毒力有所增强,其抗原性发生了变异,使得所流行的DVH发病日龄、发病死亡率均有增大倾向,从而导致采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或相应高免蛋黄抗体的防制效果出现多样化,甚至常常发生免疫失败。

山东滨州某商品鸭养殖场一批雏鸭10日龄发病后,即使用粗制卵黄抗体颈部皮下注射1.8ml/只,注射24小时后依然出现典型死亡病例,在进行了第二次抗体重复注射后病情才有所控制,其死亡率高达26.5%,该鸭群饲养后期的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以及残鸭淘汰率也明显高于未发病鸭群。山东淄博高青县养殖户田某饲养肉鸭5200只,进苗后4日龄出现鸭病毒性肝炎病状,立即注射粗制抗体,剂量为1.5ml/只,注射完毕后当天死亡200余只,该养殖户认为是所使用的抗体无效果,遂注射另一品牌的粗制抗体,注射24小时后死亡率仍持续上升,最终该鸭群因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死亡数量高达1100余只。 江苏徐州某养鸭户郭某,死亡肉鸭10000只,鸭群在15日龄发病,发病后立即注射粗制抗体2.0ml/只,注射后死亡基本得到控制,但在注射抗体后第三天鸭群又开始出现死于鸭肝炎的鸭只,每天死亡24-30只,最终该养殖户在重复注射粗制抗体后鸭群的死亡率才逐渐控制住。

为什么鸭病毒性肝炎粗制卵黄抗体的使用效果如此差呢?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可见的粗制抗体都是地下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生产环境及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这些粗制抗体不仅抗体效价难以保证,而且通常会污染禽呼肠孤病毒、禽淋巴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因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外源性致病原。在注射抗体预防或者治疗疾病时,极有可能造成垂直传播病原或其他一些细菌、病毒的扩散甚至疾病的爆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这些粗制抗体的制造者往往试图通过添加大剂量的甲醛、青、链霉素等措施来延长其产品的保质期,增加所谓的使用安全性,但结果往往是造成更大的应激和严重的药物残留。这就是粗制抗体的购买者和使用者对粗制抗体的使用效果产生疑问的重要原因之一。

粗制抗体中含有大量的脂蛋白及卵磷脂等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且体积大,粘稠度高,注射困难且难以吸收,注射后对机体的应激大,易造成过敏反应,是外源性致热原。注射后易造成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出血、肿胀、坏死,坏死的组织会导致机体发热,而发热会造成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发病群体采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继发其他疾病。更重要的是,这些粗制抗体在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抗原多是采用DHV-I标准毒株的弱毒疫苗或是小范围养鸭户发生鸭肝炎时所收集的鸭肝炎病料,抗原没有经过任何分析、筛选、纯化等毒种选择,具有非常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并且从来没有对各地区所发生和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疾病进行过病毒的测定,粗制抗体的抗毒谱很窄甚至与目前发生和流行的鸭肝炎疾病的毒株根本不吻合,其使用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信得科技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技术储备和科技攻关,成为了中国第一家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专利权和生产资质的拥有者,国家级二类新兽药(2006)新兽药证字04号、农业部(2009)兽药GMP证字57号、农业部兽药生字(2010150432117的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鸭倍舒已经从信得投资3000多万元的精制卵黄抗体车间批量下线。信得鸭倍舒具有粗制抗体无可比拟的技术与质量优势。

n
保护谱广,治愈率高

含有抗鸭病毒性肝炎标准株、超强株和变异株抗体,对当前各地区流行的鸭肝炎病针对性强,治愈率高达95%以上,预防100%有效;

n
提纯浓缩,抗体效价高,注射剂量小

梯密度浓缩技术,精制提纯到免疫球蛋白,效价是一般市售产品的4-5倍,达到11024-1280

n
起效快,保护时间长

5-6小时控制病情,降低死亡,恢复精神状态,注射一次有效抗体效价能够维持10天以上;

n
应激小,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其性状为近乎透明的无色液体,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和外源性污染,安全性高,对机体无刺激及毒副作用,对胴体品质无影响,粘稠度低,流动性好,使用时无需解冻,注射方便快捷;

n
抗逆性强,效价稳定,保存时间长

疫苗耐热保护技术及疫苗专用包装,效价稳定,保存时间长,2-8条件下保存18个月,常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对抗体效价无影响。

龙引千江水,虎跃万重山,2010农历庚寅虎年,勇于探索与创新的信得人已经早早上路,我们将继续秉承打造以产品价值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坚定不移地增加客户价值的核心理念,再接再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畜牧业提供科学全面的问题解决方案。




信得科技全国服务热线:


400-817-6686


800-860-3368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暮雨撒江天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3-29 1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出来我就早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5: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反对广告贴,但信得的产品我还是相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卵黄抗体 的确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产品,功效会说话,谢谢大家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试了真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1: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产品还是要靠广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20: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