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小寒、大寒) 认真制定好当年生产规划:池塘清淤,修整池塘,池埂。做好鱼种的越冬管理和培育。 做好河蟹繁育的各种准备及繁育工作。 主要防治:水霉、赤皮病、腐皮病、斜管虫病。 主要防治药物:水霉净、超菌净、强氯精(片、粉剂)等。 清塘药物:高效清塘净。 二月份(立春、雨水) 继续放养鱼种。河蟹繁育进入盛期。 河蟹养殖放养一般每亩600-800只(规格160-250只/公斤)或1000只。蟹、虾、蟹鳜混养池先放养蟹苗:蟹、鲢、鳙混养池同时放养苗种。苗种放养时必须先消毒后放养。鱼病防治基本同一月份。 主要消毒药物:克毒灵(泡苗)、优碘。 清塘药物:高效清塘净。 三月份(惊蛰、春分) 做好养殖成鱼管理工作。强化四大家鱼亲鱼培育和准备孵化用药(催情剂)。河蟹养殖池内投放螺蛳、轮叶黑藻及苦草的移植和播种工作。河蟹投饵率2.5%左右。清整鱼苗发花池塘。水温达10℃,黄鳝即可开食。 主要防治:水霉、小瓜虫病、斜管虫病。 主要肥水药物:生物肥水宝、粒粒肥。 四月份(清明、谷雨) 加强成鱼池饲养管理,增加投饵量和肥、培水工作;蟹池可继续投放螺蛳。进行四大家鱼繁育准备工作。开始鲤、鲫、鳊、鲂等鱼类的繁育工作。南美白对虾开始放养,密度一般为8-10万尾/亩。 主要防治:水霉、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鰓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肠炎病、锚头病等鱼、虾、蟹疾病。蟹池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主要防治药物:甲壳宁、指环杀星、纤虫清、车轮速杀、菌毒杀星、混杀星、石灰等。 五月份(立夏、小满) 四大家鱼及鳊、鲂、鲮鱼、鳜鱼等繁育工作盛期(约20天),青虾(5-6月)、黄鳝、甲鱼(5-8月)等进入繁育期。鱼苗下塘、发花;加强成鱼、蟹、虾饲养管理;虾蟹池用甲克宁杀虫消毒一次,继续移栽轮叶黑藻。加强巡塘直至九月份,防止泛塘。 主要防治:肠炎病、烂鰓病、出血病、中华鳋、纤毛虫病。车轮虫病、秋虫病、赤皮病、打印病等。继续用生石灰消毒一次,用中草药拌饵防病一次。 主要防治药物:甲克宁、指环杀星、鱼虫克星、混杀星、强氯精(片、粉剂)、优碘、精氧(片、颗粒) 六月(芒种、夏至) 加强成鱼及产后亲鱼饲养和鱼种夏花培育工作。虾蟹混养池投放虾苗(1万尾/亩,规格1.5-2厘米)。蟹鳜混养池投放鳜鱼种(15-20万尾/亩,规格3-5厘米)。河蟹养殖以防病为中心,一旦发现生病必须查明生病原因,对症下药;脱壳高峰期慎用药。防止水草腐烂,影响水质和养殖环境。 主要防治:出血病、烂鰓病、肠炎病、白头白嘴病、车轮虫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等。 主要防治药物:甲克宁、指环杀星、菌毒杀星、混杀星、三黄粉、鱼用血立停、氟苯尼考粉、速力康、肠鰓康、多西康、毒杀、鱼血肝泰、生物护水素等。 七月份(小暑、大暑) 加强成鱼及苗种的饲养管理。河蟹养殖池良好养殖环境标准为:水草覆盖面达70%,螺蛳产量1千克/立方米,溶氧量7.5毫克/升,透明度达50厘米,PH值7.8-8.5,氨氮含量小于0.10毫克/升时。 主要防治:出血病、烂鰓病、肠炎病、赤皮病、指环虫病、中华鳋病、孢子虫病等。 主要防治药物:甲克宁、指环杀星、菌毒杀星、应激灵、三黄粉、生物护水素、二氧底净、精碘、肝泰、孢虫清、新力康、止血停。 八月份(立秋、处暑) 注意调节各种养殖水质、水位。加强鱼、虾、蟹的饲养管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河蟹饵料逐渐由粗料转为精料。 主要防治:鱼类爆发性出血病、草鱼肠炎病、河蟹因水质引发的各种疾病。 主要防治药物:鱼用血立停、鱼血康、氟苯尼考粉、应激灵、三黄粉、菌毒杀星、洁水宝、海中宝、二氧底净、毒杀、止血停、祛毒散、原虫散、鱼病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