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天涯杂谈』我眼中的转基因:痛并快乐着
『天涯杂谈』我眼中的转基因:痛并快乐着
天涯杂坛这个平台,好呀。生物技术全面应用的前沿阵地主要为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领域迅速推进,也应用到了环境保护、工业生产、能源等领域,这些日子在这个杂坛里好热闹,请有理论功底的同仁们好好探讨。
作为一名务实的科技工作者,我为什么要写点转基因的东西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理论)的唯一标准。我最近持续在关注我国的三农问题,尤其是转基因问题,我也回过贴,因为网络上到处都有,于是我看了,看得我“痛并快乐着”。
痛的是:由于过去,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忙于研发,出文章、出成果,出效益,忽视了老百姓意识的觉醒和观点的转变,加上中国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实施还不够;另一方面反对转基因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持续至今,未曾引起研发人员广泛关注。于是假消息、道听途说、流言满天飞,造成的恶果就是连院士称号的专家出来讲话都不一定可信。
快乐的是:在发放安全证书后,老百姓终于想起了转基因,有一探究竟的愿望,持续掀起了转基因技术科谱宣传的热潮。我相信,事实会越辩越清,真金不怕火烁;也许正是这个道理,一直以来,许多专家执著地投入研究,而顾不上向周围人解释。
我本人不反对转基因技术,也不反对批准某一个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我反对将一个泛指的转基因食品概念硬要得出“安全”或“不安全”的结论才肯罢休。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除了科学的原则,个案的原则也很重要。因此,转基因粮食不一定安全,因为许多研发中的还未完成风险评估,也叫转基因食品;但是,但是,记住,经过十多年安全评估的转cry1Ab基因水稻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某专家说要经过两代人试吃才能检验是不是安全的说法,我看就是借口,是扼杀生物技术的借口;况且,转基因食品不是药品,只有动物试验的道理,没有临床试验的道理。还有说吃了转基因玉米,小鼠免疫系统如何被破坏,这不是造假是什么。要真是这样,后续相关科学研究报告会跟上,包括机制机理研究等等。
广西精子事件:这个证据已被证伪。不能再拿广西种植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男人精子质量下降这样的证据,来反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来源于新华网的原始报道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转基因这个因素。
英国Pusztai事件:已经被证伪,也不能作为反对转基因的证据。事件概况如下:英国苏格兰的罗威特研究所(Rowett)有位Arpad Pusztai博士,1998年秋天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的马铃薯饲喂大鼠,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一结果在当时引起轰动。虽然后来英国皇家学会专门组织了同行评审,指出这项实验有6条缺陷,但还是由此激发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Arpad Pusztai博士被劝提前退休。该“马铃薯事件”爆发后不久,英国皇家学会在专门对此组织的评审中,对这项实验指出6条缺陷: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土豆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缺乏统计学意义;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等。但是,英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纷纷表示怀疑,欧洲有关政府也抱着审慎的态度,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验证。
大斑蝶事件:室内试验并不代表田间实际情况,就好比理想与现实有巨大差异一样,也已经证伪,不能拿来作为证据反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事件概况如下: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领导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杂草上,用马利筋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论文据此推断,转Bt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 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当年《Science》拒绝发表此文章,审稿人认为这并不代表田间实际情况。1999年和2000年,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们在美国三个州和加拿大的田间对大斑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结论是,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大斑蝶并无威胁。
本人掘见,请对生物技术有理性认识的人赐教。谢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