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4|回复: 4

求饲料用珠光膜袋质量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8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订购一批珠光膜袋做饲料包装袋,需要与供货商签订合同,本人刚接触,不知道珠光膜袋具体质量要求有哪些?请各位老师指点~~另求覆膜编织袋质量要求~~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yisiyi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3-8 1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来学习的。。。
怎么没人回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惠民 于 2010-3-8 10:28 编辑

项目

质量指标

检验结果

试验方法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宽度偏差200~2000

±2

±2

±3

GB 6673

厚度偏差25~50%

±6

±8

±10

GB6672

允许接头数

1

2

3

实测

端面卷绕不平等度

2mm,无毛刺

4mm,无毛刺

刮伤、杂质

不允许

不允许

皱折、暴筋

不允许

有轻微,但不影响使用

条纹

不允许

有轻微,但不影响使用

膜卷纸芯

不允许凹陷或缺口

不明显凹陷和缺口

异点

无明显可见的亮点、气泡、黑斑、油污等

有轻微,但不影响使用

续表

项目

指标

检验结果

实验方法

PLa

PLb

拉伸强度 MPa

纵向

70

GB13022

横向

130

断裂伸长率%

纵向

85~150

GB13022

横向

20~50

热收缩率%

纵向

5.0

GB12026

横向

4.0

摩擦系数

0.8

GB10006

热封强度,N/15mm

1.8

-

ZBY28004

湿润强度,mN/m

38

GB12026 5.10

雾度,%

70

GB2410

光泽度,%

45

60

密度,g/cm3

0.75

GB6343

透湿度,g/m2·24h

15.0

GB1037

点评

谢谢,请问涂塑编织袋,和塑编袋的标准有吗?麻烦发到我邮箱里可以吗?linalina9910@163.com  发表于 2010-3-9 10:19
谢谢,请问涂塑编织袋,和塑编袋的标准有吗?麻烦发到我邮箱里可以吗?linalina9910@163.com  发表于 2010-3-9 10:19
谢谢,请问涂塑编织袋,和塑编袋的标准有吗?麻烦发到我邮箱里可以吗?linalina9910@163.com  发表于 2010-3-9 10:19
谢谢,请问涂塑编织袋,和塑编袋的标准有吗?麻烦发到我邮箱里可以吗?linalina9910@163.com  发表于 2010-3-9 10:19
以上是珠光膜质量标准  发表于 2010-3-8 10:41
以上是珠光膜质量标准  发表于 2010-3-8 10:41
以上是珠光膜质量标准  发表于 2010-3-8 10:41
以上是珠光膜质量标准  发表于 2010-3-8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GB/T8946-1998

                                                  代替GB/T8946-88

———————————————————————————————————————

Plastic woven sack

         

本标准是原国家标准GB 8946-88塑料编织袋》的修订版。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Z15331976《聚丙烯编织袋用扁丝》。

本标准在产品分类中取消了织底袋,增设了低装载质量的特轻型袋(代号TA),并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指标,使产品按型号考核更系列化。本标准取消了单位面积质量计算公式,补充了单位面积质量称量方法。本标准还将耐热性能、卫生性能纳入技术要求中,并增加了相应试验方法。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适用范围更规范,产品分类更完整,技术指标更先进,试验方法更科学,检验规则更合理。

本标准从生效日起,同时GB8946-88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新丰塑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方潮、袁小兰、徐玉华。

1998-09-29批准
1999-05-01实施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GB/T 8946-1998

代替GB8946-88

Plastic woven sack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编织袋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的用于包装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的塑料编织袋(以下简称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03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总则

GB/T1040-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2828-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918-82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4857.5-92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

GB/T5009.60-1996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9687-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
产品分类

3.1 品种

3.1.1
按主要构成材料分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

3.1.2
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见图1)。

1

3.2 型号

袋的型号和允许装载质量、线密度、经纬密度应符合表1规定。

1

        

TA

A

B

C

允许装载质量,kg

10~20

21~30

31~50

51~60

组织

单经平纹

单经平纹

单经平纹

单经平纹

线密度tex

100

111

111

111

经密度×纬密度

/100mm

32×32

36×36

40×40

48×48

  1 1tex=1g/km塑料编织袋用扁丝技术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2 当线密度、经纬密度改变时,各向的拉伸强度必须达到对应型号产品的指标。

3 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3.3 规格

3.3.1
按袋的有效宽度分为450500550600650700mm

凡有效宽度不符合上述规格的,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3.3.2
袋的有效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同处经、纬之和断丝小于3

  

100mm2以下的明显油污不多于3处,

100mm2以上的明显油污不允许有

  

不允许出现脱针、断线、未缝住卷折现象

  

不允许出现山散边

4.2 允许偏差

袋的允许偏差应符表3的规定。

3

         

长度,mm

15

10

宽度,mm

15

10

经密度,根/100mm

1

纬密度,根/100mm

1

单位面积质量,%

8

7




4.3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TA

A

B

C

拉伸负荷

N/50mm



指标

≥450

≥550

≥650

≥800


≥450

≥550

≥650

≥800

缝边向(双折)

≥250

≥300

≥350

≥400

缝底向(双折)

≥200

≥250

≥300

≥350

耐热性

无粘着、熔痕等异常情况

耐跌落性

袋不破裂,包装物不漏矢

4.4 卫生性能

直接接触食品、医药的袋应GB96879688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5.2长度和宽度

将袋摊平,用精确至1 mm的直尺, 在中间和离边100 mm处测量三处,直尺应与袋边平行,以最大偏差作为测试结果。

5.3
经密度和纬密度

将袋摊平,在袋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线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内的经、纬根数,取其平均值,计算时当讫点最后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

5.4 单位面积质量

5.3测定经、纬密度处,取下面积为100mm×100mm的试样四块。

用感量为0.01g的天平称取质量,取其算术平均值,按式(1)计算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1

       式中:T—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M1
100cm2试样的质量×100g/m2


M0
—公称单位面积质量,g/m2

5.5 拉伸负荷

5.5.1
试验条件按GB/T1039规定进行。

试样在温度23±2、常湿状态调节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5.2试验设备应符合GB/T1040-1992第6章有关设备规定:夹具间距为200mm,空车下降速度为200mm/min±20mm/min

5.5.3
取样方法

以缝纫卷折面为取样面,按图2所示部位在每个袋上取经向、纬向、缝边向、缝底向试样各两块,长300mm,宽约为60mm,再修正到50mm,如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留之。缝向试样的两边缝线应适当留长,平针法如图3,连锁法如图4,两边各打三道结。




图2

图3

图4

5.5.4
记录试样的拉伸负荷,取其算术平均值。

5.5.5试验中如遇到试样在夹具中破裂、滑脱等影响准确性情况时,应另换试样重做。

5.6 耐热性

5.6.1
从袋上取经向、纬向试样各两块,长300mm,宽20mm

5.6.2
将其表面重叠起来,在上面施加9.8 N的负荷,放入80的烘箱内1h,取出后立即将两块重叠试样分开,检查表面有无粘着、溶痕等异常情况。

5.7 耐跌落性

5.7.1
试验环境为常温、常湿。

5.7.2
试验场地为平整水泥地面。

5.7.3
填充系数为0.800.85

5.7.4试验质量及物料选用

TA型袋装20kg聚丙烯、聚乙烯树脂或密度相当的物料;

A袋装25kg聚丙烯、聚乙烯树脂或密度相当的物料;

B型袋装40kg尿素或密度相当的物料;

C型袋装50kg尿素或密度相当的物料。

5.7.5
试验次序

第一条:纵向—平向—侧向

第二条:平向—侧向—纵向

第三条:侧向—纵向—平向

5.7.6
将试样置于1.2m的高度自由落下,按5.7.5规定次序作三次跌落试验,检查是否有袋破裂和包装物漏失情况。

5.8 卫生性能

GB/T5009.60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同一型号、规格的产品为一批,每批不超过15万条。

6.2 抽样

6.2.1
袋的外观和偏差合格判定按照GB/T2828规定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进行(见表5),每条
编织袋为一个样本单位。

   5

批量范围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c

5011200

32

3

6

12013200

50

7

8

320110000

80

10

11

1000135000

125

14

15

35001150000

120

21

22

6.2.2
拉伸负荷每批随机抽样5,其中2条为备用,3条按5.5.3取样测定。

6.6.3
其它检验项目按第5章规定随机抽样,试样数量应能满足所需项目的试验要求。

6.3检验分类

6.3.1
出厂检验项目为4.1\4.24.3中的拉伸负荷。

6.3.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一般情况下年检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6.4判定规则

6.4.1样本单位的质量判定

袋的外观和偏差按4.14.2进行检验,若全部项目检验均合格,则样本单位为合格。

6.4.2合格批的质量判定

6.4.2.1 袋的外观和偏差合格判定按照GB/T2828规定进行,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批质量,一般检查水平为I,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具体规定见表5

6.4.2.2 拉伸负荷试验若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在原批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为合格。

6.4.2.3 编织袋耐热试验

若耐热试验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6.4.2.4 编织袋跌落试验

若跌落试验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6.4.2.5 编织袋卫生性能

卫生性能指标如有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有制造厂名、品名、规格、数量、标准编号、商标、出厂日期等内容。特殊要求双方协商决定。

7.2包装

7.2.1
袋包装应牢固、平整、适应于运输。

7.2.2
每包件包装条数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7.2.3
每包件内应有产品合格证。

7.3 运输

编织袋在运输过程中要轻装轻卸、避免日晒雨淋,保持包装完整。

7.4 贮存

编织袋应置于阴凉、洁净的室内贮存,贮存期从出厂日期算起,不得超过十八个月。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塑料编织袋用扁丝技术指标

A1 技术指标

A1.1 相对拉伸负荷:≥0.32N/tex

A1.2 断裂伸长率:15%~30%

A1.3 线密度偏差:±10%

A2 试验方法

A2.1试验条件

GB2918规定进行,试验环境温度23℃±2,常湿。

A2.2 相对拉伸负荷

A2.2.1 试验设备符合GB/T1040-19926章的规定。

A2.2.2 测试方法:剪取长800mm的扁丝,夹具间距500mm,空车下降速度300mm/min±2mm/min,每个试样测试两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A2.2.3 相对拉伸负荷按式(A1)计算:


σ1=F…………………………………………………………(A1
ρ1

式中:σ1——相对拉伸负荷,N/tex


F
——拉断力,N

ρ1——线密度,tex

A2.3 断裂伸长率的测定及计算:

测定试样断裂时,试样有效部分标线间距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按式(A2)计算:


ε(%)=LL0×100%
…………………………………(A2
L0

式中:ε——断裂伸长率,%

L0——初始标距,mm

L ——试样断裂时标距,mm

A2.4 线密度

A2.4.1 线密度的测量及计算:

用纱框测长仪绕取100m试样,称取质量精确至0.1g,按式(A3)计算出线密度:


ρ1=1000×G ……………………………………………………(A3
100

式中:ρ1——线密度,tex

G——试样质量,g

A2.4.2 线密度偏差按式(A4)计算:


δ(%=ρB—ρA×100% …………………………………(A4
ρA

式中:δ——线密度偏差值,%

ρA——标准线密度,tex

ρB——实测平均线密度,te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3: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9 21:3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