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5-2 1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cow 于 2010-5-2 18:51 编辑
防疫
7.1W疫苗的免疫程序: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精神,及周边地区的疫情等,每年定期对牛只进行W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时应注意:4月龄以下的牛只、临产前后15天内的牛只及生病发高热的牛只暂缓注射,但注意到时补注。注意疫苗的批号,正确掌握注射剂量。注射方法为深部肌注,用75%酒精药棉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一牛一针。注射完毕后应将疫苗空瓶和已开启尚未用完的疫苗集中烧毁处理。尚未使用的疫苗应放入冰箱保存。注射器和注射针用1/4碘伏液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达15分钟以上。及时汇总免疫注射情况(包括注射头数、剂量、方法、牛只反应、注射人员等)。注射疫苗1个月后进行抗体检测。合格率100%。
7.2炭疽疫苗的免疫程序
每年的10月份对牛只进行炭疽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免疫牛只为出生一周以上的所有牛只,第二年的3-4月份为补注期。注射时应注意疫苗的批号,严格掌握注射剂量。
7.2.1注射方法:皮下注射,一牛一针,用10%的碘酒消毒注射部位。注射完毕后,将疫苗空瓶及已开启尚未用完的疫苗集中烧毁处理。未用的疫苗冰箱保存。注射器、注射针用1/4碘伏液消毒后再煮沸消毒达15分种以上。
7.2.2及时汇总注射情况(同上)。
7.3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免疫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牛只的反应,对有反应特别强烈的牛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素进行抗过敏处理,也可用大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酸钙等进行静脉注射。如特别反应较多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及时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
7.4可疑牛只的隔离:
7.4.1对二病检疫中出现的可疑牛只必须进行隔离饲养,等待下次的复检。
7.4.2隔离牛只必须做到专用牛舍、专用生产工具、专人饲养。每潮工作完毕后对牛床、生产工具等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所产牛奶加消毒液后废弃。粪便加盖生石灰,垫草烧毁。
7.5阳性牛只的扑杀
二次检疫可疑牛只或阳性牛只必须安有关部门的扑杀令,在指定地点进行扑杀处理。在扑杀完毕后对装牛的车辆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所在牛的牛床位等也同样进行消毒,排泄物加拌生石灰,垫草等烧毁处理。
7.6周边地区发生疫情时的处置方法
当周边地区发生疫情并危及本场安全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置办法。
7.6.1增加消毒次数,包括全场所有环境。控制人员及车辆进出,严禁来自疫区的人员及车辆进场。
7.6.2根据上级通知精神,对全场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7.6.3停止一切牛只的调动、转移、出售工作。
7.6.4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必要时可对全场进行封锁、隔离,全场人员(除生活采购外)严禁出场,奶车、料车(驾驶员及随车人员不得下车)等进场前必须在大门口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
7.7本场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方案
7.7.1一旦发生可疑传染病症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采集病灶区样本,并妥善保管,以便送检、确诊。
7.7.2迅速将可疑牛只隔离(包括可疑牛只周边的牛只)。派专人、专用工具饲养。有条件的牧场可派专门兽医进行诊疗。所产牛奶加消毒液30分钟后废弃,牛粪加盖生石灰、垫草作烧毁处理。
7.7.3将全场所有环境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消毒次数可增加到每天1-2次。特别是发现可疑牛只的牛舍。
7.7.4根据上级精神,对假定健康牛只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7.7.5严禁各牛舍之间工作人员互相串岗。
7.7.6全场封锁,严禁一切人员进出(生活采购除外)。奶车、料车(驾驶员及随车人员不得下车)必须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离场。
7.8灭蚊、蝇、鼠的工作
蚊、蝇、鼠能传播各种传染病。每年的夏秋季节是蚊蝇的繁殖、生长季节,对牛只的防疫起到很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做好灭蚊蝇工作。
7.8.1全场环境的大扫除,特别是扫除积水点,消灭蚊蝇的滋生地。
7.8.2药物灭蚊蝇时,应采用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的药物。可采用喷洒(墙面、地面、牛身等),诱杀(用蚊蝇喜欢的食物作诱饵)。
7.8.3灭鼠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一年四季都要开展。要有专人负责,并要有工作记录。
7.8.4灭鼠的方法可采用药物、笼器诱捕等方法。
7.8.5采用药物时必须要对人畜无害。
8.消毒
8.1消毒药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消毒要求,一般可选择三大类药物:碱类(片碱、生石灰),酸类(过氧乙酸),氯制剂(次氯酸钠、灭菌净等)。注意酸、碱不能同时使用。
8.2消毒工具的配置
不同的消毒要求,采用不同的消毒工具。一般牧场可配置:消毒盆、高压水枪、喷雾器等。
8.3消毒的方法
有液体喷洒、液体洗液、干粉拌和等几种。
8.4消毒的范围与周期:
8.4.1牧场大门口消毒池:每天更换3-5%片碱溶液,洗手消毒盆:每天更换300ppm的氯制剂或0.3%过氧乙酸溶液。车辆清洗消毒:用1%的过氧已酸溶液用高压水枪冲洗出车身等部位,在大门口停十分钟后方可进场。更衣室消毒:紫外线灯必须开启30分钟以上。
8.4.2全场环境大消毒:每二月进行一次,用3-5%片碱溶液喷洒。
8.4.3放牧场:每月一次,用3-5%片碱溶液喷洒。
8.4.5牛舍:每周一次,在不放牧时用0.3%过氧已酸溶液喷洒牛床的后半部、牛粪槽、中间走道等。每周一次用灭菌净干粉拌在垫草中,每二周一次大出棚,如放牧,可用3-5%片碱溶液喷洒。另外,也可用生石灰铺洒在牛床的后半部及牛粪槽,但要注意石灰中的小石子,防止石灰灼伤牛只(可在石灰中洒一些水)。
8.4.6产房:必须每潮消毒。消毒方式可在酸、碱、氯制剂之间交替使用。自然分娩室,在每次产犊后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
8.4.7犊牛笼子:每天清扫干净,再消毒,铺上新的垫草。
8.4.8墙面、屋顶等每年二次用石灰水喷白。
8.4.9饮水消毒,可在饮水箱内加入消毒饼。
(摘自牧场制度管理规范,所以编号有问题,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请去畜牧人博客,www.xumuren.com/1114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