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片式粉碎机发展至今也已有几十年历史了,锤片式粉碎机已经占了饲料工业的大半壁江山,但是锤片机的定位是否正确?普通锤片粉碎机SFSP56×40发展成为锤片式微粉碎机是正确还是错误?该是我们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①锤筛间隙:经典理论是,如粉碎制品细度要求越高,则锤筛间隙应越大,SFSP56×40的锤筛间隙是12mm,但是现在的锤片式微粉碎机都在减小锤筛间隙,为什么?因为如果现有的锤筛间隙不减小,根本就出不了料了。当然还必须要有强力的高压引风,才能保证筛板的畅通。当粉碎机锤筛间隙减小到2~5mm时,新问题产生了,原料中硬性杂质进入粉碎室后被锤片直接撞击,砸到筛板上,或者锤片的销孔磨损,加上筛板本身可能不很平整,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会造成筛片易被打破。
②鱼鳞筛孔:已经证实,鱼鳞筛孔可以有效提高粉碎均匀度,但是微粉碎机要求的是细度,而1.0mm以下的鱼鳞筛孔制作十分困难,绝大部分国内冲孔筛网生产商会告诉你,直接去国外进口吧,国内技术水平还做不了。 ③筛板面积:美国设计强调大面积筛板,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的的设计注重冲击齿板结合筛网设计。孰优孰劣?每平米筛板的配备功率美国是85kw,日本是120kw左右,丹麦粉碎机高达145kw,国内的粉碎机设计是跟风美国,还变本加厉的片面强调筛板面积要大,有的竟然只55-70kw/平方米筛板,根本无视“筛板负荷”这一指标。殊不知出料时70kw/平方米时负荷50%的效果和140kw/平方米时负荷100%是没有什么大差别的,君不见水滴王做Φ1.0以下料时,在强力吸风下,只有下部筛网出料,上部的筛板基本都堵掉了?这一设计谬误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让饲料厂多付了一倍的筛板使用费。 ④锤片密度:锤片俗称“刀片”,国外有资料说2mm厚度的锤片切割作用强,效率高,但是容易磨损,5mm、8mm厚的锤片比较耐用,但是效率偏低,所以最好是3mm厚度的锤片,而一般国内外大型粉碎机锤片厚度都≥5mm。一般而言,粉碎的方法中“切割”“剪切”的效率是很高的,3mm的刀片可以很有效的切开Φ9mm的玉米粒,可是又有谁会用3mm厚的刀去切开Φ1mm的玉米粉?Φ3mm切开Φ1mm,确切地说是“砸开”的,当然粉碎术语叫做“冲击”,冲击粉碎的效率对脆性物料较高,对韧性、纤维物料效率就不行了。对付韧性纤维料的最好方法是“揉搓”“剪切”,所以我们需要齿板,俗称“搓板”。水滴王或是锤片式微粉碎机的锤片密度是普通畜禽料两倍多,现实中应该有人会为了做蛋鸡料或是畜禽大料时将水滴王的锤片卸掉一半的吧。这反面证明了一个道理“锤片越密,打击机会越多,物料越细”,那么,锤片密度最密可以到什么样子呢?那就是所有的锤片叠在一起,优化一下,就演变成了“T型锤”。 总之,粉碎是一种“剪切、揉搓、冲击、涡流”综合的作用过程,我们需要用最适合的方法去对付不同性状的物料。 该是跳出锤片式微粉碎机这个概念的时候了,让我们再看看国家标准对于粉碎机的能耗指标要求是怎么描述的吧。 吨料电耗或度电产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机
型 | 筛孔直径 | 物料名称、含水率 | 吨料电耗(kW.h/t) | 度电产量 (kg/kW.h) | 锤片式 粉碎机 | 轴向进料型式 切向进料型式 | 2mm | 玉米、(12~14)% | ≤11 | — | 3mm | 玉米、(12~14)% | ≤7 | — | 径向进料型式 | 3mm | 玉米、(12~14)% | ≤6.7 | — | 齿爪式 粉碎机 | 转子直径≤250mm (单相电机) | 1.2mm | 玉米、(12~14)% | ≤26 | — | 转子直径≤250mm | 1.2mm | 玉米、(12~14)% | ≤20 | — | 转子直径>250mm | 1.2mm | 玉米、(12~14)% | ≤17 | — | 2mm | 玉米、(12~14)% | ≤9 | — | 饲草 粉碎机 | 不带铡切机构 | 3mm | 牧草、≤15% | — | ≥27 | 带铡切机构 | 牧草、≤15% | — | ≥40 | 铡草机(单位:kg/kW·h·mm) | 标准草长率≥85% | 谷草、≤17% | — | ≥30 | 稻草、≤17% | — | ≥28 | 青饲料切碎机(单位:kg/kW·h·mm) | 标准草长率≥85% | 青贮玉米、≥65% | — | ≥80 | 注:对于目前暂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其他型式的饲料粉碎机械的吨料电耗或度电产量指标按照企业明示标准(指铭牌、使用说明书或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文本中明示的参数)考核。 |
首先比较锤片粉碎机和齿爪式粉碎机的测试筛板要求,锤片粉碎机的测试要求是Φ2、Φ3筛板,而齿爪式粉碎机的测试要求是Φ1.2、Φ2,对于齿爪式的检测指标要求孔径更小,制品更细,显而易见,齿爪式粉碎机更适合于小孔径筛板的粉碎。 然后我们来比较一下同样Φ2筛板时,锤片粉碎机和齿爪式粉碎机的电耗指标,电耗要求:锤片粉碎机要求11kwh/t,齿爪式粉碎机为9kwh/t,锤片粉碎机比齿爪式粉碎机要多耗电(11-9)/9=22.22%,当然径向进料的锤片粉碎机是比轴向、切向进料的粉碎机要省电的,比例通过Φ3孔径的要求可以推算得出,大约是(7-6.7)/6.7=4.48%,那么很显然的一点就是,国家标准对于齿爪式粉碎机的省电能耗指标要比径向进料式锤片式粉碎机高出17.74%,而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国内同仁又有谁把同孔径的锤片机和齿爪机粉碎细度做过检测呢?我看到的是一个比较吃惊的结果,水滴王使用Φ1.0筛片时的粉碎细度基本相当于齿爪式使用Φ1.2筛片时的粉碎细度。如此两个效果叠加,那就是1.17×1.17=137%,齿爪式粉碎机比锤片式粉碎机节能约36.9%,这就是小日本早在30年前就淘汰所有锤片式粉碎机的根本原因。 锤片式粉碎机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设备造价低、机型可以做到很大是两个突出的优点,在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或者单条生产线规模在20t/h以上时就应该考虑采用锤片式粉碎机了。但是可以断言的是,把通用锤片粉碎机发展成为锤片式微粉碎机是一个骗了大家十多年的一个美丽的谬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