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26|回复: 2

人就是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 13: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就是猪

据考证,中国人养猪的历史应该近1万年!

猪的繁体作豬,篆文为 ,《说文》解释为:豕而三毛叢(从)居者。从豕者聲。按,豬,豕子也(就是说豬,就是豕)。豕又是什么呢?《说文解字》同样有解释: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凡豕之屬(属)皆从豕(就是说凡是豕字偏旁的汉字,都与豕有关)甲骨文为象形文字,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就是猪啦!)《说文》的意识是,猪就是豕,豕就是猪。另一个表示猪的字是“彘”,《尔雅・释兽》对猪的注说:今亦曰彘(质音),江東呼豨(希音),皆通名。就是说关东、关西称彘,江东、南楚称豨。另外,《说文》对于豚字亦有这样的解释:豚,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就是说豚就是小猪,象形字,用来祭祀的,就像现在的烤乳猪。

说不清这猪自何时成为了一种贬义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春秋时期,猪不是一个贬义词。《诗经・国风・召南・驺虞》里就有这样的诗句: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这个葭字因为那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地球人都知道。倒是这个豝(“巴”音)字,《说文》解释为牝豕也。从豕巴聲。一曰一歲,能相把拏(拿)也。指母猪,也指一岁的猪。豵,(“纵”音)《玉篇》:豵,牡豕也。《本草纲目》里说:豕生六月曰豵。就是这个字表示公猪,也指六个月大的小猪。回过头来看这首诗了:驺虞,春秋时期的男人是以氏为姓的,名字在前,氏在后,就像现在的欧美人。此诗应该这样解释:某某日报报道,河南神秘富翁虞先生一次性从家里开出五辆豪车,分别是法拉利、宾利、兰博基尼、奔驰、奥迪,无偿赠与飙车族飙车,在某某高速公路全部撞毁,无人员伤亡(拷!好车就是好车!)。虞先生不以为然地说:“这样的车,我们家还有很多……”不对,好像不太对劲儿啊这样解释……肯定不对啊!

驺指天子打猎,虞指司百兽的官,约莫相当于现在的农业局局长或者是首席兽医师。应该这样说,周天子狩猎那日,阳光和煦,微风轻拂,水草丰富的田野上,新长出的芦苇已经比人高了,在风的吹拂下拘谨地跳着无声的华尔兹。母猪和公猪在芦苇荡里尽情地追逐嬉戏,惊起一只只长嘴鸹飞起,田野上空回响着它那特别而敞亮的叫声。周天子说,这样的地方,恐怕不好打猎吧?虞官二话没说,披起虎皮拿起弓箭就走,不一会儿虞官就在不知道什么地方嚎叫:“来人啊,我拖不动啦!”大家过来一看,原来他老人家一次就猎了五头母猪。天子说:“哇塞,你太厉害了,我太崇拜你了!楼主,我顶你!”虞官说:“谢谢,一般般,我一箭本来想射中六头的,可是这箭不好,穿过第五头猪到第六头身上时,发现箭头掉了……”下午,大家又到了水草丰富的草原上围猎,青青的草啊蓝蓝的天,野公猪闲庭信步在水草边。周天子说:“靠,这下没有东西掩护,公猪们一点儿都不怕我们,看到我们过去就跑,更加难猎了。”另一位(也许是同一个)虞官二话没说,披起虎皮拿起弓箭跑了,一会儿也在不知道什么地方激动地嚎起来“来人帮忙啊!”大家跑过去一看,五头公猪!天子刚刚要夸奖,人虞官来个大幅度挥手,最后右手落到下巴颏,说了一句:“别羡慕哥,哥只是个传说……“

其实诗经里还有很多关于猪的诗,不再列举。


说了一大通的废话,就是为了说明猪在那个时候是很重要的,猪肉是很重要也很贵的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鱼翅,在祭祀时用的牺牲主要就是烤乳猪,烤全羊,还有牛羊什么的。其重要性可以从一个字上看出:家。《说文》里的篆体是
,古文作 ,就是屋子里边有个豕,这样就是家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一个房子,有一辆车,就可以成家了……不是,是有一个房子,一头猪,就可以娶媳妇儿成家了。猪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所以说,猪是一个家的必要组成部分+人又是家的必要组成部分=猪是人的必要组成部分≈人就是猪……也不对哈,说实在的,这样说吧,由家这个字以及猪肉在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构成占有64%的现状来看,有(或有过)猪或吃或吃过猪(或猪肉)的家才算是家——除了不吃猪肉的民族和宗教以外——这句话,应该可以成立吧?那么人一定要有家吧?那么,因为现在人的鄙视以及观念和文明的进步,愿意养猪和讨厌鄙视养猪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养猪和有猪的人越来越少,所以结论要这样:吃(或吃过)猪肉的人才算是人(除了不吃猪肉的民族和宗教外)。对的话,让我顶吧!哦,不对,应该是顶我吧!

PRRS,地球人都知道吧?火星人也知道吧?英文名叫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猪繁殖与障碍综合症,老百姓直观简单地称其为蓝耳病。1987年在美国发现,1989-1990年在亚洲开始流行,1991年分离鉴定确认其属于动脉炎病毒属,一直以来,都作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主要致病原因,被养猪人士所重视,但是一般的养殖户病没有足够重视 20065月底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从江西省开始爆发一种叫“高热病“的传热病,很快席卷全国猪场,病死猪不计其数,引起前所未有的恐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农业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终于在一年以后的2007328日,农业部正式公布该次高热病的病原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随后在政府的推动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试行)》以及各类疫苗的研究及推广被提上日程。从此,蓝耳病红遍大江南北——不是因为这个病引起的恐慌或者政府的权威专业,而是因为用了政府推广的疫苗后,所有的养殖户和从业人员全部沉默了——蓝耳病是一种特别的传染病: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皮肤及粘膜进入机体感染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复制工作并离开巨噬细胞,在一天之内感染全部巨噬细胞,而此时,往往机体还没有来得及动员部署T细胞和B细胞进行有效的免疫反应来抵御入侵,蓝耳病病毒就已经在肺脏和淋巴组织等免疫组织里安营扎寨了——就是说兵贵神速,人家已经取得制空权和主动权了,机体就很少能够有效进行自卫反击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推出了皇家外援——疫苗,在官方的主持下,由各个御用生产厂家生产的皇家外援昂昂然地进入大江南北的猪的体内。

然而,养猪人士和在野的资深养猪业人士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说: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中国式的,高热病应该是各种疾病共同引起的,而且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疫苗最好不要打,事实上,很多猪场本来没有问题,打了疫苗反而出了问题……当皇家替补被皇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动员和自豪观念的驱使下,以旷古未有的普及率和推广力度奔赴全国的猪身体里后,果然效果极为明显:越来越严重了,江河日下……然而,这是官方的态度是官方的投入啊!于是,大家沉默了,只在私下里讨论着,诉说着……于是,无法预防无法治疗的蓝耳病神秘起来,各种神秘和不神秘的特效药和特效的方法也层出不穷——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此时无言胜高谈。

乱世出英雄,中国的养猪行业,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传奇,然而,更多的养猪人是受害者,如同中国浩瀚3千年文明史,战争不断,灾害不断,英雄不断,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永恒不变。

想治疗蓝耳病的希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治愈的例子又有多少?更遑论灭绝了——这是笑话,消灭病毒?了解病毒的人,一定会同意这个说法吧:病毒一定不会比人类先消失。那么,想把病毒完全从机体清除?这明显不可行的——温室的花朵?科幻片里没有少谈这些吧?那么,该怎么办?治也不行,防也不行?不对!防是可以的,看这么防!还有,对待蓝耳病或者其他病毒的态度,这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就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为什么呢?孔夫子解释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前边还有一大段,就不说了,不知道的可以谷歌或百度。单就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果远方的国家或地方不臣服,那么我们自己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国民的文化道德修养,那么不用我们左春秋右汉唐上祖宗下国家地苦口婆心磨嘴皮子去劝说,人家自己会主动来归附或回归的,现在你俩倒好,人家不服,你就准备全国动员准备发动战争,却不好好教化国民发展经济,这叫什么嘛?真正得狼子野心啊!我怕我们国家应该担心的不是远方不服的那个国家或者地方,而是我们国家内部啊!

我们只要把这些话换一些词,就知道该怎么对付蓝耳病了:如果蓝耳病我们实在治疗不好,那么我们可以着重改善我们猪场里的卫生条件,认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科学而系统地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那么不用我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治疗,自然就会降低感染或者爆发蓝耳病的危险了,如果外边爆发了蓝耳病,我们猪场不好好地搞卫生消毒防疫科学地管理,却准备大规模地裁员或者降低工资乱搞乱用药,那么应该担心的就不是蓝耳病了,而是我们的猪场能不能办下去了啊!——其实管理猪场对管理国家是具体而微的!

各个猪场由于硬件设施的差异,管理的方式不尽相同,然而亘古不变的是一定要做好:卫生(硬件设施不好的场子,每天打扫两次猪舍是非常必要的)、消毒(两天一次,嫌多?这年头,必须的)、防疫、母猪群的准群和健康监控、饲喂方式方法、饮水、用药、员工的培训及福利待遇制定等。这几点做好了,就可以既来之则安之了。

是的,这些,甭说地球人,连火星人都知道啊!可是,做好的有几个?做不好的话,要么,别养猪了,要么,等着烧钱吧!

总之,病毒是潜藏的上帝,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妄图消灭病毒,因为这就如同要消灭上帝一样不可能;而潜藏的上帝还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了,真正的世界之王,不是人类,是病毒。人类,注意,尊重自然,尊重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生命。你可以永远仇恨讨厌病毒,然而,病毒,这个隐藏的神灵,坚强的生命,虽然一直被仇恨,但永不会消失!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恩……有些字比如猪的篆文图片没有了……  发表于 2010-2-1 13:36
恩……有些字比如猪的篆文图片没有了……  发表于 2010-2-1 13:36
恩……有些字比如猪的篆文图片没有了……  发表于 2010-2-1 13:36
恩……有些字比如猪的篆文图片没有了……  发表于 2010-2-1 13:36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2-1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猪是很聪明的动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2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猪的历史,家,顾名思义,有猪才是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8: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