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78|回复: 3

猪营养性腹泻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20: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营养性腹泻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猪舍潮湿,通风不良,冬未保温,夏无降温,饲料突然更换,饲料中缺少铜、铁、锌、硒等引起消化吸收紊乱,引发腹泻。分清原因,对因治疗。

1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
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非常复杂,大量的研究表明,营养性腹泻的主要因素有:维生素的缺乏、矿物元素的缺乏、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电解质的不平衡等。
1.1维生素的缺乏
维生素是猪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它不仅可作为猪体内许多酶的辅酶,参与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参与了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维生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猪生长、器官和组织的发育。维生素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缺乏症,其中能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的缺乏。
维生素B1缺乏时仔猪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生长停滞。
维生素B2缺乏时,仔猪表现为呕吐、肛门黏膜炎症并伴有腹泻等。
可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的维生素PP的缺乏,可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障碍,导致慢性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弥漫性肠炎而发生腹泻。
泛酸则是仔猪体内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和提高抗病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同样表现腹泻。
1.2矿物元素缺乏
与仔猪腹泻有直接关系的矿物元素主要有铁、锌和硒。
铁作为仔猪体内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缺乏可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易感染致病菌,发生腹泻甚至死亡。
缺锌可使胃肠黏膜发炎,胃肠运动、分泌机能失调,使含锌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引起养分消化吸收率下降,使食糜在胃肠道内蓄积,引起仔猪腹泻。
硒作为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阻止过氧化物的积累,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缺硒时,GSH-PX活性下降,胃肠平滑肌细胞脂质膜会因过氧化发生质病变,从而引起仔猪消化紊乱,并伴有顽固性腹泻。
1.3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过高
断奶仔猪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导致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下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平衡。特别是在饲粮粗蛋白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多项研究还表明,日粮蛋白质本身并非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还存在着某些蛋白质的致变态的反应。一些学者指出,仔猪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从而导致肠道损伤是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仔猪断奶后的过敏性腹泻与饲粮蛋白质种类有关,其中植物性蛋白是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抗原物质。
1.4电解质不平衡
动物体内电解质平衡在仔猪渗透压、酸碱平衡、水盐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与仔猪消化不良、腹泻等有密切关系。饲粮中的电解质平衡可直接影响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的电解质平衡,采食饲料中的矿物质离子是体内电解质的主要来源,电解质不平衡极易造成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仔猪腹泻。
1.5日粮的PH值过高
断奶仔猪本身就因胃底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导致胃内PH值较高,如果日粮中PH值过高更会导致胃内酸度下降,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发炎、水肿,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积聚肠腔,从而引发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1.6饲料含有毒物质和抗营养物质
饲料的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过期失效,微量元素超标,饲料含有毒物质(如棉酚、芥酸、单宁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仔猪腹泻。饲粮配方中轻泻性饲料原料过多,也会引发仔猪腹泻。

2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综合预防措施
众多的研究表明,对仔猪营养性腹泻,重点在于预防,国内外学者从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出发,根据仔猪断奶后营养性腹泻的病因,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就着重介绍除使用抗生素以外的一些预防措施。
2.1日粮配制
按照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选择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原料,设计科学合理的配方,配制营养成分平衡、仔猪易于消化吸收的饲粮,是防止营养性腹泻的关键。不少国内专家指出,降低饲粮的蛋白水平,可以减少腹泻发生率,并有助于改善消化。一些国外专家认为,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对于降低断奶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着直接作用。也有报道指出,饲粮中有适量的粗纤维可降低饲粮养分浓度和提高饱感,使养分摄入量与仔猪消化能力平衡,并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增加病原菌的排除,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2.2减少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立佳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3 2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了,乳猪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应该多少比较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1: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bo 于 2010-1-23 21:16 编辑

回复 3# zhzhj


   在实际的生产中,考虑到饲养成本问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使用还相当普遍。且在配制日粮时,为了减少合成氨基酸的添加,往往采用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来使赖氨酸的量达到一定水平。由于只有在赖氨酸与蛋白质含量比例在6%-8%时,猪只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生产性能,蛋白质含量提高,则赖氨酸相对更加缺乏。仔猪对植物性原料的消化利用率相对较低,蛋白质含量增加,使得仔猪断奶后腹泻增加,生长速度缓慢。仔猪需要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等10种必须氨基酸。当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时,则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当赖氨酸满足需要时,断奶仔猪蛋氨酸需要量为0.39%、苏氨酸需要量为0.68%。在蛋白水平设定方面,采用常规玉米豆粕日粮时,研究表明,当蛋白含量在18%-20%时,仔猪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而蛋白含量为22%时,仔猪腹泻及水肿病发生率明显升高,仔猪生长较缓慢。所以在配制仔猪日粮时,可采用适当降低蛋白水平(18%左右),补充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方法来平衡氨基酸,提高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zhzhj

应该不算低  如果安国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6: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