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9|回复: 1

罗非鱼鱼种如何安全越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09: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非鱼耐寒能力较差,容易冻死或冻伤,越冬管理不善容易造成养殖户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强化罗非鱼越冬鱼种秋季培育,加强越冬期间养殖管理,对后期增养殖至关重要

□文/ 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吴川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黄子壮  王长忠  冉春丽  郭彬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耐寒能力较差,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水温降至12℃以下,就会出现冻死或冻伤。越冬罗非鱼鱼种是当年繁殖、至越冬期前还未达到商品规格的罗非鱼越冬至第二年3-4月的鱼种。因此,加强罗非鱼鱼种越冬期间的养殖管理工作,及时关注天气及水温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规避养殖风险。本文就罗非鱼鱼种越冬期间的养殖管理工作做一简要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强化秋季培育
    鱼种进入越冬池前,要加强秋季培育,以增强其体质和能量储备,提高抗病抗逆能力。主要是加强饲料投喂,日投饲量增加至鱼体重的5-8%,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0-35%,每日投喂2-3次,以大多数鱼种吃饱游走为加。此外,每半月每千克饲料拌药投喂高稳维生素C4g,以提高鱼体免疫力。单次的饲料投喂量也需根据水温及天气变化、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略加调整。
二、越冬池准备
    越冬池应选择避风向阳、形状比较规则、面积在3-5亩的池塘。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排水方便,池塘不漏,塘基较高,池淤泥较少,设施完备,交通方便。越冬池的消毒清理措施:每亩施放生石灰150kg或每立方米水体施漂白粉20g全池均匀泼洒,在施药期间池内保持10cm水深,以杀灭寄生虫和病原体;每亩施茶麸粉25kg,以杀灭野杂鱼及敌害生物。越冬池投放鱼种,要筛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抗病力强和耐低温的优良罗非鱼种苗,确保越冬鱼种的成活率。
三、防寒保温
    越冬期内,在越冬池吊装温度计,及时跟踪天气变化,做好水温监测和记录,掌握天气、水温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养殖场可搭建温棚,将鱼种移入温棚安全越冬,并在东西两边开棚门,以利于棚内空气对流和人工投喂。无条件的养殖场,可采用加水保温的方式,使池塘水深保持在2.5-3m,保持高水位可使池塘水温有一定稳定性,不会因气温骤降而引起越冬鱼种大量死亡。要使罗非鱼在小水面、高密度条件下安全越冬,越冬池水温应保持在16-20℃,水温要稳定,防止忽高忽低。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罗非鱼维持在较低的代谢水平,活动减弱,摄食较少,耗氧量低,便于管理。虽然罗非鱼在12-16℃时不会马上死亡,但长时间低温会使鱼体冻伤,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诱发罗非鱼大量死亡。
四、水质调节
    鱼种越冬期间,每天早、中、晚巡塘一次,监测水温、水质,防止鱼体浮头缺氧。要注意调节水质,选择天气晴朗水温较好的时段换注新水,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保持水质清新。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多,控制在池塘水体总量的1/3或1/4,换水前后水温相差不超过3℃。若水质较差需进行大量换水时,水温应尽量调节一致,不可温差过大。如遇长时间阴雨或寒流天气不方便换水时可每亩施用利生素1kg进行调水。天气回暖要定时开增氧机1-2次,每次30min,增加全池溶氧储备和增加水体的流动。
五、饲料投喂
    越冬期间内,罗非鱼对水温非常敏感,水温低于18℃开始停食,为补充鱼体对能量的消耗,在天气晴朗水温达18℃以上时,必须投喂适量饲料供鱼摄食。越冬期内应投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在投喂时根据鱼种的大小以及水温的高低,确定日投喂量和次数,一般每天投料一次,以鱼在3小时内吃完为准,如遇阴雨或寒流天气,可减少投料次数或停止投料。      
六、鱼病防治
    在越冬期间,由于水温较低,鱼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易受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和侵袭。为了保证罗非鱼鱼种安全越冬,在鱼病防治工作方面,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越冬鱼种感染水霉病,可在每立方米水体中施水霉净125g或食盐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400g稀释后全池泼洒。小瓜子虫寄生或入侵鱼体则全池泼洒浓度为15-25g/m3福尔马林,隔天泼洒1次,共泼药2-3次;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3g、辣椒粉0.5g混合煮沸30min后,全池泼洒,连续两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叶知秋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6 13: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的贴子,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04:3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