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09年大豆期现价格走势回顾
与2008年的行情相比,2009年国际大豆市场走势相对平稳,没有08年的大起大落。尽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没有出现长期的单边走势。国内的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了国际大豆的供需格局,国内外价格也几度失去了联动性。从全年CBOT和国内连盘的走势来看,美豆呈箱型的震荡整理态势,而国内大连大豆期货价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震荡攀升的态势。
从国内外大豆市场2009年的走势看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1、2月份
2009年年初,金融海啸的余音还未消退,CBOT大豆再次回到跌势之中。而2008年底国内实行的大豆托市收购政策,也对国内大豆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支撑效果。但是,大量的收储以及不断走低的美豆价格,却使得国产大豆价格相对进口大豆价格显得偏高,从而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内外盘倒挂的现象,国内连盘大豆期货价格远远要强于CBOT大豆价格。
2月底,美盘大豆几乎二次试探2008年12月的低点,而内盘同期虽也有所下跌,但距离前期低点甚远。但国内的收储最终还是使外盘受惠,较大的内外盘价差使得国产大豆基本退出压榨领域,这也是接下来出现“中国需求”推动美豆价格上行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2009年3-5月份
随着世界各国救市措施的陆续展开,世界经济逐渐回暖,原油价格稳步反弹,避险需求的美圆指数也因风险暂时过去加之美国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引发了市场的抛售,导致美圆指数下跌。同时,在南美减产和美豆库存降低的炒作下,美豆期价强劲走高,期价自830美分/蒲式耳冲高至近1200美分/蒲式耳,涨幅高达45%;在这期间,国内连盘大豆价格则远远弱于美盘大豆价格,维持在3500元/吨一线震荡,至5月下旬涨至3800元/吨。
第三阶段:2009年6、7月份,
国内大豆供应短时间内较为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庞大的国储大豆可能进行抛售,而相对廉价的南美大豆将逐渐进口上市,后期中国可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更为重要的是,生长期良好的天气使得天气炒作不能如期进行,后市大豆市场将面临着庞大的供应。面对这种情况,内外盘大豆双双高位回落。
第四阶段:2009年8-12月份 随着大豆收割季节的到来,美豆创纪录的单产一直成为市场上涨的阻力,但是全球经济的复苏,美元的贬值却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美豆价格在880-1100美分区间内震荡前行;与美豆不同的是,国内大豆收割完毕之后,市场认为国家势必再次出台收储政策来保护国内大豆产业和农民的利益。在良好的政策预期下,连豆期货价格自10月底起步,连续攀升,更在收储政策正式出台后,强势站上4000关口,创下年内新高。
更多后续内容请见 博亚和讯专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