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猪病的不断泛滥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我认为这也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首先猪病和疫情之间有着有着重大的对立统一关系。
1、行情差的时候
a饲料:很多厂家选择了低档饲料或自配料(原料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甚至有的厂家直接减少豆粕等添加量,造成猪的营养没有保障。
b兽药:平时的保健方案也随之取消了,或者使用一些廉价劣质的兽药。
c疫苗:使用部分不合格的疫苗导致产生不了足够的抗体。
基于以上几点因素造成免疫力降低、抗病力差等再加上本身猪场很多免疫抑制性因素(如免疫抑制疾病、霉菌毒素、乱用药物、应激等)和环境中野毒存在,很容易造成疾病爆发;但是对于规模化养殖场来说,在饲料、疫苗、兽药及管理方面处理比较得当,变化不明显。
2、行情好的时候,猪病一般发生的相对较轻,并且养殖厂家舍得投入,高档饲料、进口疫苗、兽药、养殖设备等大量投入,使猪群处于保护状态,再加上行情好转之前一般都是由于发生疫情造成全国猪存栏减少,不合格的养殖场淘汰出局,往往这一时期存活下来的养殖场均是养殖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因此,不规范养殖及污染源减少,养殖场管理投入加大,疾病相对发生较少。但由于行情的刺激受利益驱使,散户等不规范养殖随之出现,养殖存栏量增大,导致供过于求,出现新一轮的行情变差。
因此想要养好猪,有更好的效益,一方面要了解猪业发展规律及以下几点:
a、调整心态,改变养殖观念 养猪是一项长期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要站到猪的角度上考虑猪的需求,满足猪的需求,尊重猪福利才能养好猪。
b、搞好基础建设,正确选择养殖场址,坚持自繁自养,建立和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c、优化猪群,做到养好养精的原则,如少养不少赚等,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d、搞好疫病的防控工作,尤其是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等疾病防控及净化,防空的关键是有效合理的免疫程序及高质量的疫苗。从近几年情况分析,疫苗的质量是防控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从国家农业部允许生产的正规厂家采购疫苗。减少免疫抑制性因素,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e、选择合理优质的饲料,尤其是近几年玉米中的霉菌毒素降低了猪只的免疫力及饲料转化率,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