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04|回复: 8

大家看看这个肝脏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9 2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看看这个肝脏是怎么回事??
1.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立佳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29 2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 这是什么病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06: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乳斑肝,蛔虫移行的时候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蛔虫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1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
病原 :猪蛔虫(Ascaris suum)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头端有3个唇片,一片背唇较大,两片腹唇较小,排列成品字形。体表具有厚的角质层。雄虫长15~25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区分。受精卵为短椭圆形,大小为50~75µm×40~80µm,黄褐色,卵壳厚,由4层组成,最外一层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向内依次为卵黄膜、几丁质膜和脂膜,内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间两端形成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较狭长。
    寄生在猪小肠中的雌虫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产卵旺盛时期每天可排100万~200万个,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经11~12天发育成含有感染性幼虫的卵,这种虫卵随同饲料或饮水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并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流被带到肝脏,再继续沿腔静脉、右心室和肺动脉而移行至肺脏。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这里度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此后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后随黏液进入会厌,经食道而至小肠。从感染时起到再次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共需2~2.5个月。虫体以黏膜表层物质及肠内容物为食。在猪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便排出。
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的流行很广,一般在饲料管理较差的猪场,均有本病的发生;尤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大量感染猪蛔虫,常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蛔虫生活史简单;第二,蛔虫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每一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第三,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虫卵具有4层卵膜,可保护胚胎不受外界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内部湿度和阻止紫外线的照射,加之虫卵的发育在卵壳内进行,使幼虫受到卵壳的保护。因此,虫卵在外界环境中长期存活,大大增加了感染性幼虫在自然界的积累。
临床症状: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   
(1)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病猪伏卧在地,不愿走动。幼虫移行时还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荨麻疹和某些神经症状类的反应。
(2)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凝集成团,堵塞肠道,导致肠破裂。有时蛔虫可进人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引起黄疸等症状。
(3)成虫能分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成虫夺取宿主大量的营养,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被毛粗乱,常是造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病理变化 :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   
(1)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
(2)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凝集成团,堵塞肠道,导致肠破裂。有时蛔虫可进人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引起黄疸等症状。
(3)成虫能分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成虫夺取宿主大量的营养,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被毛粗乱,常是造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诊断鉴别 :2个月以上的仔猪,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正常的受精卵为短椭圆形,黄褐色,卵壳内有一个受精的卵细胞,两端有半月形空隙,卵壳表面有起伏不平的蛋白质膜,通常比较整齐。有时粪便中可见到未受精卵,偏长,蛋白质膜常不整齐,卵壳内充满颗粒,两端无空隙。
猪蛔虫病-防制措施        
(一)、治疗  可使用下列药物驱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甲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l0~20mg,混在饲料中喂服。
(2)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10mg,混在饲料中喂服。
(3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mg,混在饲料中喂服。
(4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mg,皮下注射或口服。
(5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mg,皮下注射或口服。
预防:
    (1)定期驱虫。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他猪并群。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清洗全身。
    在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驱一次虫。在广大农村散养的猪群,建议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一次。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2)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3)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已有报道猪蛔虫幼虫可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因此杀灭虫卵对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16: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teve98


    详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15: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蛔虫幼虫引起的钙化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2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张图片!!!!!!
蛔虫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7: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蛔虫斑点还有药物中毒引起的 ,付红细胞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6: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