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42|回复: 3

生猪价格2010年1月份走势分析和预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1 13: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为迎接2010年就等于迎接新的事物、新的事情、新的向往……总之,迎接2010年就等于迎接我们自己新的世界。无论对小孩还是大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除了代表新开始的字面含意之外,古今中外都一样的庆祝气氛,也让新年的感觉充满了喜悦、希望、期待、和终于能逃脱苦难的的心情,他给人一种一切都将会和现在“不同” 的期许,也让所有人愿意在给自己一次机会往前奋战!让自己很有朝气的计划明年的事物。对于我们养猪的朋友来说更加想知道2010年的养猪前景如何?1月份的猪价走势会怎样?那么我们不如来分析一下吧!
        从养猪巴巴网监测数据看我国肉类零售价格较前一周上涨0.4%。其中,鲜猪肉零售价格上涨0.94%;鲜牛肉、鲜羊肉零售价格分别较前一周上涨0.24%、0.03%;精瘦肉、五花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65%、0.52%。冬季里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且猪肉深加工企业也加大了对猪肉的需求。我们预计后期我国猪肉价格将呈现振荡上行的趋势。  
  随着猪病的增多,作为养殖户必须的加强饲养管理,同时注意猪舍的保温通风工作。在运营方面,虽然猪价近期有所上涨,但涨势与饲料价格走势相比相比较弱。因此,养殖户应适当把握出栏重量,毕竟目前饲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希望广大养殖户把握时机,适时出栏。目前根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猪肉价格已经开始上涨。12月肉类、蔬菜价格整体上涨;肉类价格整体上涨。  
  首先,季节性消费增加。随着气温的下降,以及节假日的来临,南方地区开始制作腊肉、冻肉等,增加对猪肉的需求,提高了猪肉的需求量。另外,受前期猪肉价格低迷影响,刺激消费者提高对猪肉的消费。 
  其次,疾病依旧是当前影响猪价的主要因素。步入冬季以来,我国零星发生蓝耳病、猪瘟等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直接影响生猪出栏。据了解,当前市场适宜出栏大猪较少,为进一步拉高猪肉提供支撑。 
  再次,饲料成本高企。成本是支撑猪价上涨的基石,近期受美元走低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带动农产品价格的攀升。国内市场受国际影响较大,导致国内养猪成本不断上涨,这也是推高猪价的一个主要原因。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
    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则继续维持坚挺,且国家收储补贴政策出台烘托玉米底部抬升都利好玉米市场。因此,预计短线国内玉米强势还将延续。不过国内受玉米总体供需格局宽松影响,反弹空间受到制约。中长期来看,玉米供应宽松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这料将压制玉米未来价格。
    国内市场上,近期降雪对东北产区玉米购销影响明显,用粮企业收购量普遍下降,部分深加工企业上调了收购价格,但收购量并无明显增长,多数深加工企业日收购量数百吨左右。吉林松原赛力事达公司目前挂牌收购价格二等玉米每吨1480元,三等玉米每吨1460元,收购价每吨上调40元。吉林大成公司目前收购价格每吨1490元,每吨上调20元。新天龙酒业目前收购价格每吨1520元,收购价每吨再次上调20元.
     而在关内地区,受前期雨雪天气的影响,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数量受到较大影响,由于货源紧张部分地区市场价格继续走高。河南驻马店地区贸易商新玉米收购价格为每吨1630元,每吨上涨30元。河北石家庄地区当地饲料企业新玉米收购价为每吨1840元至1860元,每吨上涨70元。但由于运输影响,收购仍无量。山东潍坊、寿光地区玉米收购价为每吨1940元,诸城地区收购价为每吨1960元,滨州地区收购价为每吨1920元,临沂地区收购价为每吨1930元,均较前期每吨上涨了20元~40元。
     港口方面,受雨雪天气影响,收购困难,近日北方港口不断上调玉米收购价格和平仓价格。目前锦州港2009年产新玉米干粮收购价为每吨1710元至1720元,每吨上涨15元至20元;平舱价由每吨1750元涨至1770元。大连港口等陈玉米平舱价格为每吨1750元,新玉米为每吨1740元。据港口贸易商反映,近期港口平舱仍然以陈粮拍卖粮为主,但数量较前期已有所减少,虽然港口已经出现新粮踪影,但是数量有限,尚未对港口粮价造成影响。从目前看,新粮非但没有对陈粮构成影响,反而受陈粮被动影响,价格维持强势。
     针对以上情况,养猪巴巴网提出推动生猪产业发展的三点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和规划,深入推进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一是政府应尽快整合优势产业链,指导制定和实施好发展规划,防止一哄而上。二是建立完善的良种猪繁育体系。以条件成熟的种猪场、良种场为主,养殖大户为辅,各乡镇畜牧防疫站人工授精站(点)为补充,建设良种猪繁育生产基地,保障仔猪和种猪的供应,着力解决优良品种供应和杂交改良,提高推广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覆盖率。三是深入推进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鼓励肉食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大中型种猪场和生猪养殖合作社共同组成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联合体,推进生猪产业一体化经营顺利实施,增强抗风险能力。
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有效激活生猪产业链。改进贷款服务方式,集中资金,简化手续,加大投放,创新贷款服务方式,满足不同主体的信贷资金需求。加大对生猪产业链条的信贷投放,在建立保障生猪生产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中确定着力点;加大对饲料、兽药生产等生猪产业链上游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饲料和兽药供应,减少养殖成本;加大对生猪屠宰加工的支持力度,增加屠宰加工产能。
     完善信贷配套措施。
      一是创新担保方式。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建立生猪风险基金,并在担保机构提出申请的基础上,按其投放的生猪贷款投保金的实际数额,拨付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金。探索新型担保方式,将养殖场畜舍、饲养设备等作为抵押物,解决生猪养殖贷款通道问题。
      二是研究针对生猪养殖乃至整个养殖业的信贷品种。引导生猪饲养企业或者养殖大户与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将信贷支持辐射到养殖、加工、外贸等环节,带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综合运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业中小企业贷款等信贷产品,为生猪生产提供信贷支撑。三是开辟生猪贷款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放贷,提高办贷效率。对生猪生产类客户的贷款申请,在坚持现有信贷管理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减少贷款环节,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发放贷款,优先安排资金计划,保证贷款及时足额到位。
  后市判断预测:   全国平均生猪价格较上月上涨幅度约0.14元/公斤。尤其是东北地区在这轮上涨中涨势最为明显。导致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一、前期疫病散发状态严重,可售猪只数量明显减少;二、由于冬季和节日的到来,制作腊肉和灌肠等制作,使得消费者的积极性相对提高;三、受天气的影响,运输受困;四、受油价上涨的影响,运费增加;五、受饲料原料涨价的影响,养殖成本增高。仔猪补栏也有小幅增长,种猪相对稳定,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目前正处于猪肉消费旺季,尤其是年关临近,香肠、腊肉制作等需求日益增加,而生猪市场由于前期疫情的影响,局部适龄出栏肥育猪减少,导致供需不平衡,加之饲料价格上涨、水电、油价上涨,通胀预期增加,共同推动猪价上涨,截至目前生猪价格持续增长已达月余。短期来看,涨势仍将延续。而从当前母猪市场来看,能繁母猪数量绝对值高于调控指标,加之存栏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猪比例大于正常值,后期仔猪供应量依然较大,生猪存栏仍可能继续增长,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可能再现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新年的临近。猪肉消费已经进入旺季,供应压力加大。我们养猪巴巴网认为在接下来的1月份生猪价格或将呈现微幅上涨趋势,其次,消费市场活跃。冬季是肉类集中消费季节,对猪肉需求量增加,势必拉动猪肉价格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主要因为出栏生猪有所减少,目前生猪存栏稳定,猪病影响缓和,猪肉消费市场相对平稳,虽然我国整个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最终猪肉消费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况且作为猪肉消费量增长的空间已经有限.现阶段可适度压栏,适时出栏,目前仔猪价格已触底,从仔猪成本、养殖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度补栏,后备母猪补栏则需谨慎再谨慎。所以,当前疾病依旧是困扰养猪户的主要问题。希望养殖户在做好疾病防治、保证合理的营养和饲养的情况下,降低预期,适时出栏,争取保证盈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中国移动 + 1 【审核通过】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21 13: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王博写的,可能在10年的9月份,肥猪要卖到9块钱一斤。

玉凰王军 于 2009-12-21 13:55 补充以下内容

我看我是否去养猪。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1 23: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猪要发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1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赶快加入,要不是死得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05: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