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26|回复: 3

《猪业博览》:杨汉春教授就蓝耳病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1 1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农业部已经将“高热病”的主因确定为变异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目前还有其他的专家认为蓝耳病最多是重要的病因,并不是真正的主因。这些专家有的认为是流感,有些认为是细菌病。杨老师你怎么看这些专家的言论?
  杨汉春(以下简称杨):从现有的“高热病”(此病名不科学,提法不对)病原学分析结果来看,一种变异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病毒是原发性感染病原,至少是原发性感染病毒之一。从我们对分离毒株的实验证据来看,该毒株的致病性很强,人工感染可引起与临床相一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于认为是流感的观点,缺乏实验室病原的数据,更不可能是细菌病,因细菌病不可能引起疫病大范围的流行,细菌病(如副猪嗜血杆菌)仅仅是继发感染而已,因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感染后可导致猪的免疫功能下降,受到严重抑制,就很容易继发细菌性疾病。

  记者:养殖户反映在发病后注射蓝耳病弱毒苗有很大的危险性。但也有人认为灭活苗的效果不理想,那该如何来做好蓝耳病的免疫?当前农业部推出的蓝耳病灭活苗对原来没有变异的蓝耳病有没有交叉保护力?有些专家建议可以尝试使用自家组织苗,根据使用的结果来看有一定的效果。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观点的呢?

  杨:关于蓝耳病活疫苗的使用在生产上应慎重,从国家相关单位的试验结果来看,现有的活疫苗对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免疫保护率不好;至于变异毒株的灭活苗,从已有的数据表明,对变异毒株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但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对其它蓝耳病毒株的免疫效果如何还缺乏实验室数据,因蓝耳病病毒本身就容易变异,不同毒株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就不是很好,这也是防治蓝耳病毒的难题所在。至于自家组织苗,我认为规模化猪场可以采用这一措施,用采自家猪场本身发病死亡猪的组织制成灭活苗(但要灭活彻底)用于本场猪的免疫,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最好不要用于其他猪场。

  记者:养殖户普遍担心“高热病”会持续很长时间,目前很多养殖户不敢补栏。你认为这场“高热病”会持续多长时间?

  杨:蓝耳病是一种很难净化的疫病,也很难从猪场清除病毒;任何一种疫病流行过后都会稳定一些。蓝耳病的流行不会停息下来,但会变得缓和一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去年发生过的猪场至今对哺乳仔猪和保育阶段的猪以及繁殖母猪仍有危害,有一定比例的猪发病。

  记者:你曾提到抗生素对“高热病”的作用不大,那么除了疫苗外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预防治疗“高热病”呢?现场试验中,中草药有一定的效果,你认为中草药是否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杨:抗生素对蓝耳病肯定没有效果,但适当使用抗生素对控制猪群的继发感染是有利的,但不能滥用,更不能什么抗生素都用,特别是对已经发病的猪;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药或一些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制剂对提升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是有好处的,可以考虑使用。 (互联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23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出应该中西药结合不要盲目的大量使用抗生素这样不但没有好的结果反而不利于疾病的预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15: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zhue.com.cn/zt/list.php?catid=137猪e网新推出的对蓝耳病新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纯用抗生素只能控制继发感染对蓝耳病一点效果也没用,可以考虑加黄芪多糖一类的药物干扰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0: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