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1|回复: 2

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9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的营养价值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可分为植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其中植物因素主要包括植物的种类与品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和收获时间等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光照和温度)、土壤条件、耕作方法和施肥等因素。
  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的植物因素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其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消化率是不同的。禾本科秸秆的粗纤维消化率高于豆科秸秆,而豆科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禾本科秸秆。就秸秆的营养价值而言,主要取决于其中纤维物质消化率的高低,因此,禾本科秸秆的营养价值一般要高于豆科秸秆,相反,对于营养生长期收割的牧草植物而言,其营养价值的高低与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因此,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禾本科牧草。
  即使是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其秸秆的营养价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英国报道,7个品种小麦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变化于5.3%~7.4%之间;细胞壁成分含量变化于73.2%~79.4%之间;另据加拿大报道,在22个玉米品种中,当其子实含水量为30%时,玉米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变化于42%~63%之间;此外,在美国的冬小麦、春小麦及大麦的不同品种之间,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差异可达10%或更大。
  最近的研究发现,农作物的子实产量与其秸秆的营养价值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农作物子实产量的高低与其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消化率间没有关系,子实产量高的作物,其秸秆的营养价值可高可低。因此,可以通过科学的植物选种选育措施,培育出子实产量高,且秸秆营养价值也高的作物品种。据报道,在15个品种玉米秸秆的喂牛试验中,玉米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为50%~70%,且随着玉米秸消化率的提高,试验牛的日增重相应地从113克增至817克。
  植物的不同部位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如茎、叶、芯、苞叶等之间,在化学成分和消化率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植物叶的消化率较高,而茎秆的消化率较低,但唯有稻草属于例外,因为稻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不能消化的硅酸盐,以致其叶片的消化率比茎秆还低。蒿秆和秕壳的营养价值低。在晒制干草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叶子的脱落和损失。
  植物的收获时间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植株中的粗纤维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一植物随着其成熟度的不断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其植株木质化程度也随之提高,植株的消化率则逐渐下降。有报道指出,玉米植株在成熟期中,全植株、茎叶和轴芯的体外消化率每周递减15%~20%,而苞叶的消化率只下降0.6%。因此,玉米应在不影响子实产量的前提下适当提前收割,或者至少应在收获子实后尽快收割秸秆,这样有利于改善玉米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但这对小麦行不通,因小麦只能在子粒干燥时才可收获,无法提前收割,因此,小麦秸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一般较低。
  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的环境因素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不仅受植物种类、品种、植株部位、收获时间等植物本身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耕作方法和施肥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气候条件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的化学组成和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与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相比,具有较高的粗纤维含量和较低的粗蛋白质含量。对热带和温带地区生长的禾谷类植物而言,环境温度的升高会使其养分消化率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茎的生长加快,导致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下降,细胞壁成分含量相应增加的结果。
  光照条件的变化对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养分消化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牧草,其养分消化率下降,下降幅度一般约为1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但在60%和40%遮阴条件下种植的大稷,经过2个月~4个月的生长,其养分消化率降低10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很显然,这主要是由于植物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下降、细胞壁成分增加及叶肉与表皮层的比例降低所致。
  土壤条件在旱地与灌溉地上生长的玉米秸,其各部位的营养价值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旱地生长的玉米秸,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细胞壁成分的含量相对较低,因而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略高。
  施肥措施有研究指出,施用氮肥对牧草的消化率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施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高、细胞壁含量低的新生长部分,使养分消化率提高;但另一方面,牧草成熟速度的加快,花序数量的增加和茎部发育的加快,又会使养分消化率降低。因此,施用氮肥对牧草的整体影响很可能取决于牧草的生长阶段。
  单独使用磷肥或与氮肥合用,可以提高植物适口性。施加某些矿物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相应的元素浓度。
  晾晒和储藏对干草营养的影响晒制干草时不要在烈日下暴晒过久,否则会使植物中胡萝卜素遭破坏而完全损失。雨淋和露水的侵蚀,可造成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的损失及叶子的霉变、脱落。在翻动和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叶片脱落。正确的地面晒草方法:应先把草平铺薄层,暴晒4小时~6小时,然后集成直径1.5米左右的小堆继续晾晒4天~6天,全干后再垛起来。由于这种方法干燥过程长,植物分解和破坏过程持久,因而营养损失过多。现在普遍采用人工脱水干制,这种方法可以全部保存营养,方法是在500℃~1000℃热空气中脱水6分钟~10分钟即可干燥完毕。储存时注意干燥通风,防雨防潮,经常检查,避免霉变、过热和自燃。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张安弟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19 18: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帖再详细研究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09: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重视,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就能保障。饲料原料要像粮食作物一样,经耕细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8 12: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