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2-20 1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鸭啄羽的防治技术
一、 病因
(一)、环境因素
1、饲养密度过高、过于拥挤、缺乏充分的运动。
2、通风不良、闷热、有害气体(NH3、H2S、CO2等)蓄积,刺激鸭体表使皮肤发痒,鸭不停啄羽毛。
3、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低于40%)会刺激鸭体皮肤表面,引发啄羽。
4、光照(包括自然光)过强,特别是太阳光直射鸭体。
5、噪音太大(鸭舍紧靠交通要地),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都会引起啄羽。
6、夏日蚊蝇等大量繁殖,并叮咬鸭体表致奇痒,鸭啄其体表,因羽翅尖部的大毛刚好在24日龄左右开始生长,故其部位被啄最严重,乃至出血,毛干受损最严重。
7、换料太早,10天换掉前期料,中期料不用,直接用后期料,营养过渡上差异太大。
8、缺水少料,饲喂无规律,喂料时鸭拥挤争食,个别鸭受伤出血,引起啄羽。
(二)、疾病(包括内外寄生虫)
鸭群发生消化不良、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鸭肛门周围羽毛易被粪便粘连,结痂,引起啄羽。
(三)、营养因素
饲料单一或长期饲喂低档饲料(非真正的全价饲料),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饲料中粗纤维不足、饲料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缺乏、饲料中无机盐(如Ca、Na、Cu、Fe、Mn、Co、S等)和维生素(VB族、VD)不足、饲喂时间不固定、时饥时饱等,都会引起啄羽。
二、 防制措施
1、 充分供给饲料(自由采食),保证清洁卫生的饮水,搞好通风换气工作。
2、 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为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减弱光照或遮光、低照度的光照,总的来说有减少鸭活动的作用。夏季要防止阳光直射鸭体,可用棚架遮阴等措施。
4、 保持鸭舍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应激因素的产生。由应激因素引起的啄羽症,可酌情添加溴化钠、三嗅片或氯丙嗪、安定片等,拌料或饮水,连用5-10天。
5、 选用科技含量高、管理严格、质量好的饲料产品,提供给鸭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
6、 出现啄羽时,立即做好隔离工作(被啄鸭分开饲养,伤口涂一些20%的硫磺软膏),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些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7、 可在饲料中加入硫酸钙(天然石膏粉末),一般每天每只给1-4克。
8、 补充食盐,临时在饲料中补加2%食盐,供足饮水,2-3天后食盐按正常添加(0.3-0.4%)。添加芒硝:按饲料1%比例添加,3天后见效,再改为0.2%比例(可经常性添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