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5|回复: 2

杂粕质量的判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8 15: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生粕、菜子粕、棉子粕、次粉、麦麸、米糠等原料因价格不高,一般人为地掺假现象较少,主要注意其纯度、鲜度及水分含量等自身质量问题。
  花生粕的饲用价值仅次于豆粕,蛋白质和能量都较高,但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不甚合适。正常的花生粕呈新鲜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有熟花生的香味,适口性好。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
  菜子粕和棉子粕都是较廉价的高蛋白原料,但因本身有毒性,故用量受到控制。正常的菜子粕为黄褐色、红褐色、灰黑色碎片、碎粒或粗粉状,有呈圆球形、红褐色、灰黑色或深黄色的菜子,质脆易碎,无光泽,具有菜子香味道,味苦。一般是外观越红,蛋白含量越低。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
  棉子粕一般呈淡褐色、深褐色或微黑色,粉状或小团,可见棉子,在显微镜下可见棉子外壳碎片上有半透明、白色有光泽的纤维。主要注意棉绒的含量,含量越多则品质越差。
  次粉是小麦制粉的副产品,为浅白色至褐色细粉末状,水分不应超过13%。有些水产饲料要求次粉达到一定的筋度,则要另行进行面筋的检测。
  麦麸富含维生素,正常的麦麸应是淡黄色至红灰色,色泽新鲜一致,细碎屑状,麸皮不应太大,否则品质下降。有粉碎小麦特有的气味,无发酵、霉变、结块,异味。与米糠类似,它结构疏松,容重小,易吸湿结块,流动性差。粗脂肪比米糠低,因而储存期可比米糠长一些,但不宜超过一个月。易发热、生虫,高温高湿下易变质,入库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
  米糠为淡黄色或褐色的粉状或粗粉状,略呈油感,含有微量碎米、粗糠,有米糠独特的香味,不应有异味。无虫蛀及结块,粗糠不能太多,否则品质差。容积重为每升220克~320克。因其油脂较高(12%~15%),故极易酸败、易氧化、易发热及发霉,不能储存太久,且吸水性强,故要注意储存在干燥处、湿度不能过大(70%~80%为宜)的地方,储存期以20天为限。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



稿件来源: 三农在线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lyaodo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18 2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顶一下@@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15: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付出,资料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8 12: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