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常有弧菌性肝炎病例的报道。该病一旦发生,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1、病原
此病病原为弧菌,亦称空肠弯曲菌,是蛋鸡、肉鸡、火鸡和鸭的肠道共生菌。由于带菌鸡、鸭与正常鸡、鸭在外表上少有区别,各次发病后的病变有差异,且常与其它疾病合并发病,所以在以往的诊断中常被忽视。
2、病情和症状
此病在拥挤、潮湿等恶劣环境下易引起发病。病鸭的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构成水平传播。各种年龄的鸡、鸭均可发病。发病后鸡(鸭)只表现贫血、腹泻,雏鸡(鸭)腿软难以站立;蛋禽产蛋率下降、有的鸡冠及面部苍白、腹围肿大,死亡率在1-10%,如果与其它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则明显升高,可达20-30%。
3、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变特征是肝脏的变性和坏死。由于感染程度的不同,也有见不到肝脏病变的。肝肿大、退色、发生实质变性而呈现星状黄色坏死,肝脏包膜有不规则出血,有的包膜下有血肿。个别重病例有密度菜花样坏死。慢性可见腹水和心包炎,心肌苍白,有坏死点;肾脏肿胀、退色;卵巢变性,有的卵泡破裂,卵黄掉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蛋禽突然死亡,往往是由于肝破裂引起,腹腔积满血水,蛋禽的子宫内常有完整的成形蛋。
4、诊断
肝脏的眼观病变并非所有病禽都能见到,所以在剖检时应多剖检病禽(一般至少在5只以上),剖检在确认病变的同时可从胆汁、肝脏和盲肠中检出弯曲菌(用姬姆萨复红染色后镜检可见呈螺旋弯曲状的G-菌。
本病的肝脏病变症状应注意同以下疾病区别:
(1)沙门氏菌引起的伤寒或副伤寒(2)大肠杆菌引起的肝周炎病变(3)中雏的白痢病(4)生产中常见的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10天左右发生的肝破裂(5)脂肪肝出血综合症(6)包涵体肝炎(7)淋巴性白血病(8)禽霍乱。
5、防治
(1)用菌毒杀(含头孢噻呋钠50%)4克每瓶,配成250毫升注射液,每羽0.5毫升注射一次,病重禽只第二天再注射一次,治愈率可达95%以上。或口服头孢噻呋钠,用上述药物,配成每瓶500羽剂量,饮水连用3天。
(2)第一天用重泻速达50克每包(内含环丙沙星5克、小檗碱2克),拌水100公斤,连用五天;
(3)另外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每吨饲料中添加200-400克,连用五天。
(4)也可用喹诺酮类,如氟哌酸、蒽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或磺胺类药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