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在欧洲首先发现,人们应用不同的策略试图对该病进行防制,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能够完全控制这种疾病。
为什么PMWS如此难以控制?
为什么难以寻找出一种有效而现实的方法在所有猪场内防制PMWS?原因如下:
我们仍然在和很多未知的问题作斗争:病原是如何侵入机体的?这种病是怎么扩散的?它是如何影响免疫系统以及如何与其他疾病相互作用的?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尚不够清晰,这导致很多防制策略都是推断或者是“假设最有效”的。
在自然感染的病例中的对PMWS作出诊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时候。诊断中会出现诊断偏差和诊断不足的情况。有时,表面上对PMWS防制成功的方案,却是控制了同时期发生的另一种疾病。
防制PMWS是一个难题。因此,兽医、养殖者和管理者常常在同一时间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加以控制。这就使对每一种方法进行单独评价变得困难。同样,多种手段同时使用时,可能每一方法对于控制疾病都是有效的。当疾病的损失已经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时候,人们往往只会记得最后使用过的一两种方法,尽管它们可能不是最有效的(感知理论)。
由于没有标准的对照组,很多获得的信息都是间接的,我们很难区分这些信息是事实、推测、自信还是个人观点。
临床试验是研究治疗方案的最好办法,但是这些关于PMWS的试验却难以在实际生产中进行。
对PMWS防制措施的研究中,大多数是流行病学方面的(病例-控制研究)。这些研究具有局限性,因为它们都是观察性和回顾性的。这些治疗方法的类型以及它提供的信息的可信性可能是不规则的,它们所提供的证据的力度从中等到偏弱。还有一些描述性的研究,但是没有对照组,所以提供的证据的力度很小(Slater, 2003)。
PMWS的防制策略
为了获得一个生产性能稳定的猪群,所有PMWS的防制策略都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
·降低感染水平
·提高免疫水平
我们把防制策略分组来论述(虽然组间会有重复,但这对于本章的阐述有帮助)
·管理
·营养
·遗传
·治疗
·免疫
·生物安全
具体选取何种手段因情况而定,而几乎所有的防制措施中都会联合使用多种策略。
管理策略
Madec的观点和这些观点的发展
在法国(Madec等,1999,2001),数据显示管理策略对控制PMWS有积极效果。Madec总结了二十点饲养管理注意事项并于1999年首先发表。然而这二十点注意事项并无创新,都是在养猪业已经应用的基本原则。这些事项包括实施严格的全进全出,尽可能减少应激,降低饲养密度和执行严格的卫生制度。Madec建议,为达到显著的效果,这二十点之中至少要做到十六点。要全部实施这些事项,确实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大型猪场。这些措施也在其他国家成功的控制了PMWS,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把断奶死亡率从19%降低到3.7%,12%降低到3%,21.4%降低到10.2%,20.3%降低到5.8%。
Mike Muirhead(ThePigSite.com)将Madec的观点加以发展并总结成为三个“金原则”。这些原则后来经过更新,增加成为四条,并与英国肉类及家畜委员会(MLC)联合发表(Muirhead 2002a):
·限制猪个体之间的接触
·减少应激
·良好的卫生条件
·良好的营养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单一的措施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例如,丹麦的一项研究(Hassing 2003a)发现,全进全出制并没有显著的降低死亡率,从而达到满意的程度。
分批生产仔猪
每2、3、4甚至5周分批生产仔猪的办法,在某些养殖场被证明是有效的。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让养殖场可以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控制PMWS,而在其他情况下,他们将无法应用这些管理技术(例如,全进全出,终末消毒,分日龄隔离等)。这种技术有很多优点,可以改善体况和促进生长;然而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例如,难以达到配种目标,若不使用人工授精则要使用公猪等问题),而且在母猪存栏量500头以上的猪场难以实施。一份报道指出,一个380头母猪的猪场实行分批生产和改善卫生条件后,断奶死亡率从23.6%降低到5.3%(Dennis 2002)。另一猪场实行每3周分批生产后,死亡率从18~20%降低到6~8%(Waddilove 2003)。然而,其他的观察和研究表明,死亡率在不同批次之间会有差异。一个猪场3周生产一次,有些群体死亡率为9.8%,9.7%,和8.8%,而另外的则在1.2~1.3%之间(Marco 2003a)。
部分空群
部分空群措施被证明在部分猪场是有效的,而另一些猪场却没有效果。成功控制这种疾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可以推测,只要母猪群稳定,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这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母猪群是否稳定呢?”我们现在仍然难以清楚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是种“假设最有效”的方法,它依赖于其他的参数,例如替代率,管理系统和封群等等。部分空群的方法已经与药物疗法一起应用。在这些尝试中,所有小于九月龄的断奶猪都被移走(ELANCO 根除计划),据报道,这使断奶后到屠宰前的死亡率从17%降低到4%(Waddilove 2003)。
多数情况下,部分空群并不能根除PMWS,但如果采用了这种方法有助于控制甚至根除其他疾病,例如PRRS,那么对于减轻PMWS的影响也是有益的。
空群/复群
这项技术作为控制PMWS的方法没有在猪场中被广泛应用,原因是我们对疾病的传播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我们尚不知道哪种生物安全措施可以保护猪群免受新的感染,也不知道如何获得以及监控无疾病的猪群,以用作复群。
营养策略
生物类黄酮,维生素E,硒和抗氧化剂
生物类黄酮是植物中提取的化学物,是一类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有抗炎作用。研究表明这类物质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甚至有人声称它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也有些营养产品,例如Viramatrix(Park Tonks 公司, 英国),里面含有生物类黄酮、花青素和一些重要的有抗氧化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的油类物质。有人提出断奶后生理和营养条件改变,引起肠道中氧化因子作用从而造成损伤,是PMWS的一个诱发因素。Viramatrix的生产商没有宣称这种产品有任何治疗作用,然而很多饲料的生产者声称加入了Viramatrix能减轻PMWS的一些症状,并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在某些猪场,生产商却没有得到一致的效果,尤其是由于严重的肺炎而使PMWS的病情变得复杂的时候。在英国,一个猪场的死亡率原本在40%,经过Viramatrix和部分减群的联合应用后,死亡率降低到4(Waddilove 2003)。在西班牙的两个猪场,分别以459和201头仔猪作试验(Casanovas 2003),两个场应用Viramatrix均未能观察到良好的效果。死亡率的显著下降可能只发生在原本死亡率就很高的猪场。
维生素E和/或硒的添加在某些猪场可能有助于控制PMWS,因为这些物质有抗氧化作用。而丹麦一个猪群的数据显示断奶仔猪血液中维生素E的水平与PMWS的暴发没有关系(Baekbo et al. 2003)。
自配饲料、颗粒料以及其他饲料相关因素
丹麦首次暴发PMWS时,一份研究观察到给哺乳仔猪饲喂自配饲料的猪场死亡率比饲喂商品颗粒料的猪场低。另一方面,在英国的一个病例研究中(Cook et al. 2001),发现以下的因素与PMWS没有联系:
·使用自配饲料
·饲料中加入自种的谷物
·使用袋装或散装的饲料
·使用防霉剂
·使用饲料酸化剂
自由采食
观察发现在感染PMWS的育肥猪群里,自由采食的猪死亡率比限饲猪高。一个从2002.1~2003.5的观察实验发现,限饲母猪的死亡率是10%(20kg后轻度限饲),而自由采食母猪死亡率为11.06%。限饲公猪死亡率是13.85%,自由采食的公猪死亡率则为25.75%。另一猪场的两个限饲组的猪(20kg后每天人工饲喂两次,每组530头猪)死亡率分别为2.07%和1.69%,而自由采食组(每组910头猪)的死亡率为7.7%和4.2%(Casanovas 2003)。
遗传
品种的易感性和抵抗力
一些饲养者观察到更换公猪有助改善PMWS的感染状况。这并不意味着要更换某一个特定的品种,尽管皮特兰猪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目前仍没有研究性文章对这些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但在欧洲有些机构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得出的结果必须慎重分析,因为很多时候,更换公猪意味仔猪来源的改变,这会导致令人疑惑的品系耐受性出现。
皮特兰猪易感性较低,可能是因为它比其他商品公猪生长缓慢。当PMWS引起心脏损伤时(Marco 2002a, b),更换皮特兰猪可能有效,而且生长缓慢的猪感染的几率也小。
食欲旺盛的公猪
这似乎与上述皮特兰猪的观察结果相反,来自荷兰和意大利的观察发现,使用食欲旺盛的公猪可以减轻PMWS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这些猪不易受疾病的总体效应影响(并非不容易受到感染),它们在感染时仍保持较好的食欲,这种情况对其他疾病也可能适用。在这方面暂时没有研究性论文发表。
治疗策略以及对其他疾病的控制
血清疗法
血清疗法原本是减少临床症状出现率的一种预防手段(参照下面预防措施中的血清疗法),但也已作为治疗手段应用于一些有PMWS临床症状的猪。Waddilove 和 Marco报道经过血清治疗的猪群存活率增加(一个猪场48%,另一猪场58%),而这两个场平常的存活率只有不到10%。在这些病例中,每头猪皮下注射了剂量高达10mL的血清。
臭氧
臭氧因其有以下作用而添加在药物当中使用(Jimenez等):
·抗菌
·抗病毒
·抗真菌
·改善含氧量低的组织的供氧情况
·重新激活细胞的氧代谢能力
意大利的一种产品(Beterline)被用作控制牛的肠道疾病,这种产品是在植物油中用微包囊的方式加入了臭氧。Taglietti (2003)在一个猪场试用了这种产品。这个猪场在应用管理手段控制PMWS后,仍然因为肠道问题而死亡率偏高(4%),这些问题通过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经过臭氧治疗后,猪群的死亡率减少到了感染PMWS之前的水平(1.5%)。
淤血性心衰
淤血性心衰(CHF)被报道为PMWS的一种症状(Marco 2002a, b),它可以解释临床出现的另外一些症状。任何能减轻淤血性心衰的管理或治疗手段都可能有助控制PMWS。血清疗法、阿司匹林、臭氧以及其他疗法某些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淤血性心衰而发挥的。
阿司匹林和其他疗法
有报道(Marco 2003a)指出应用阿司匹林(饮水,25ppm)减少了一个猪场肥育后期的死亡率,但这个猪场已经使用过其他方法将死亡率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了。另一个猪场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后,依然存在的3%的死亡已经停止(在应用过其他方法之后)。阿司匹林的作用可能在于它可以减轻感染PMWS动物的淤血性心衰。
Bernard等(2002)通过观察一慢性感染PMWS的猪群,发现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天可以降低总死亡率,但是应用此药作为常规治疗的报道不多(某些国家禁止该药应用于食用动物)。
仔猪的疫苗注射
目前依然没有一种对PMWS具有很好的保护力的商品化疫苗。疫苗生产商正试图开发PCV2的疫苗以控制PCV2。有实验性的疫苗被证明是有确实效用的(Jestin等,2001),但现在还没有商品化。
关于注射其他疾病的疫苗或者免疫刺激剂后PMWS的变化的文章很多。有些文章认为疫苗注射有负效应,但有些文章则有另外的观点。
负效应:Krakowka等(2001)给感染PCV2的已知特定病原猪注射以弗氏不完全佐剂配制的钥孔血蓝蛋白作为免疫刺激剂,复制出与PMWS一致的临床症状。另一个试验对比霉形体疫苗的保护力,发现在3周龄注射该疫苗的猪的死亡率(8.1%)低于分别在1周龄和3周龄接种的猪的死亡率(16.07%)。这可能是因为早期注射疫苗对免疫系统有干扰。
零效应:在丹麦,Botner等(2001)用普通猪作试验,发现接种PCV2后注射和不注射免疫刺激剂都没有差异。
正效应:丹麦的一项研究对发生在该国最早发病的45例PMWS进行描述,发现注射霉形体疫苗后(注射方法无具体给出)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p=0.10)(Hassing 2003)。荷兰一个小型的研究(每个试验组用4头猪)中,反复给予弗氏不完全佐剂并接种PCV2所得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比单纯感染PCV2的猪轻。
控制继发感染
感染PMWS时,我们不难发现如猪副嗜血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疾病用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我们要首先治疗这些疾病,因为这可以帮助降低PMWS的造成的影响。在一些病例中,我们必需试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药物和剂量以及不同的疫苗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稳定猪群的其他疾病
同时感染PMWS和PRRS的猪群的损失远比没有感染PRRS的猪群大。稳定猪群的其他疾病被证明是有效的。
抗菌药的抗病毒作用
据报道泰勇(Pulmotil)对PRRSV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阻止病毒在巨嗜细胞培养物中的复制。它可以减少病毒在感染猪身上的载毒量。有研究表明泰勇不能根除PRRS,但可以降低PRRS病毒的滴度,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长率,减少PRRS的经济损失(Benfield 2002, Lehe 2003)。它可以对PMWS产生相似的作用吗?目前为止没有实验支持这个说法,但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
稳定PMWS的免疫状态
在这部分,我们要阐述的是PMWS的免疫状态,而不是PCV2。一些文章提出高PCV2抗体水平可以对PMWS产生保护力,而不能保护猪群免受PCV2感染(Allan等 2002)。另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果, 观察发现PCV2抗体滴度很高的母猪产下的小猪更容易死于PMWS(Hassing 2003b)。我们已经知道无论在PMWS阳性或阴性的猪场中,PCV2的血清曲线都没有很大差异(Rodriguez-Arrioja等 2000,Sibila等 2001, Larochelle 2003),在对照组和发病猪体内的PCV2的流行和分布也分别没有明显的差异(Ladekj?r-Mikkelsen等2003)。
血清疗法
2001年,法国的兽医首先将血清疗法报道为对PMWS的一种有效控制手段(Ferreira 2001)。这种疗法首先用在保育舍,随后也被用在更早的阶段,例如分娩舍。这是一种必须小心应用的疗法。血清只能从同一个猪场获得(感染猪身上),并且要在适当的卫生条件下采集和储藏。通常皮下注射小剂量的血清已经足够(3mL通常就足够,在哺乳仔猪,用量更少)。血清疗法的作用机理还没有弄清,而且这似乎不是“疫苗“或者抗体的作用,但这可能与减少炎性分泌的细胞活性物质有关(Kishimoto 2001, Nakano 2002)。
此法在不同的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有报道死亡低分别从10.7%率降到3.6%、从22.2%降低到6.4%(Waddilove & Marco 2002),从16.2%降低到4.8%(Sanchez 2002),从5.5%降低到1.5%(Marco 2003a)
在另外的猪场,血清疗法没能控制PMWS,原因可能有:
·血清供给的动物可能有例如PRRS的病毒血症,这样,注射血清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血清经过冰冻,效价降低
·如果血清供给动物早期接受过血清疗法,那么它的血清效价就不高
初乳的摄入
从初乳获得对PMWS的免疫力似乎比其他疾病更重要。英国和荷兰的养殖者报道他们通过采取措施确保全部仔猪摄入足够的初乳而降低PMWS的影响。有此可见保证初乳的摄入有很重要的意义。
封群
2000年英国PMWS发病高峰时,很多养殖者决定封锁猪群。他们有些完全封锁猪群,有些则停止引进新的猪,但继续保持引入普通精液。这个策略通常与其他手段联合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这对于小的养殖场来说是难以执行的,这些养殖场已经开始重新引进活猪,并且主要是从PMWS阳性猪场引入。
阳性替代
PMWS阳性的场开始从另外的阳性场引进活猪进行替代。没有技术性的文章表明这种做法的好处,但经验表明这是有效的。也没有关于其副作用的报道。
引进动物的环境适应
对于实施替代的养殖者,一个随之而来的做法就是把隔离期延长到多余传统的30天(至最少6周)。这种做法是让引进的猪在与本场的猪混养前充分暴露,这样通常的PMWS病原会停止在群内循环,引进的猪也可能停止排出病原。我们很难判断这种做法是否有效,但是至少没有副作用。
接触性感染
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控制其他疾病。对于PMWS,分娩舍的物品和粪便可以使怀孕80天以上的刚进入分娩舍的母猪适应带毒的环境,使之有足够好的免疫状态以维持初乳中的抗体水平(Madec等 2002)。没有任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效果,但只要正确执行,似乎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措施
PMWS给生物安全带来了真正的挑战。按传统的方法针对其他疾病的生物安全措施似乎对该病不适用。一些猪场通过生物安全措施用超过10年的努力避免PRRS和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然而却因为PMWS损失惨重,而且整个发病的过程中PRRS和副嗜血杆菌都是阴性的(Donadeu 2002)。
空群后消毒
采取措施降低PMWS的感染压力尤为重要。在部分空群等措施实施过程中,每一批猪饲养结束后要选择适当的消毒药(Royer 2001)进行消毒。这种终末消毒是很多其他防制策略的一个不可或缺而重要的部分。
结论
为了控制PMWS,本文所提及的策略往往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批产仔、部分空群和更换品种的联合应用已经获得成功。而用Madec的管理原则加上血清疗法则在另一些场取得成功。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任何一种策略可以对任何猪场都有效。因此各个场必须找到最适合其自身情况的方法。
一旦我们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引发因素是什么,它是怎么作用的,它又是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我们就可以清楚的解释为什么某些措施有效,为什么有些措施比其他更有效,为什么有些措施只在某些时候有效,以及为什么其他措施没有效果。通过更深刻认识PMWS,我们就可以找出更多适合的控制方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