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30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det 于 2009-11-30 18:53 编辑
建议解剖看看,特别是脾脏,是否有猪瘟的存在,如果没有请看下面
3预防措施
要彻底防止并净化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应主要从环境卫生、控制母猪疥螨、加强仔猪护理,减少仔猪创伤感染等方面人手。
1)仔猪出生后要注意保温并保持保温箱地板干燥,确保仔猪吃到充足的初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抵抗葡萄球菌的感染,严格控制仔猪的寄养,防止该病传播。
2)仔猪断尾、断脐、断齿、打耳号、去势等时要注意伤口的消毒,减少细菌的感染。针对仔猪皮肤较嫩,部分仔猪常跪着吃奶,膝关节等处皮肤易损伤特点,可以在仔猪易磨损受伤的部位贴上医用胶布,防止仔猪皮肤损伤,以后让胶布自由脱落。特别是产床小猪关节磨损严重,可以在哺乳前期铺上面袋子之类的减轻磨损。
3)减少仔猪打架的现象,可以在猪窝的上方悬挂药瓶等物品,作为仔猪的玩具,吸引仔猪的注意力。对于已经产生的伤口要注意消毒,严重的注射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4)猪场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妊娠母猪在产前一周注射伊维菌素驱虫,转入产房前对母猪全身清洗消毒,分娩时用消毒水将母猪外阴和乳房以及产床擦洗干净。
5)转猪前对猪舍彻底消毒、空栏,每周至少2次带猪消毒。注意猪舍的通风,冬春时节,可以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将门窗打开,降低猪舍内氨气浓度,减少湿度。
4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个别严重感染的仔猪,整个猪身消瘦结痂变黑,这种猪一般难以治愈,即使治愈以后也很有可能成为僵猪。建议及时淘汰,减少环境污染。
2)感染较轻的仔猪可以使用0.1%高锰酸钾水或其他消毒水浸泡5~10 min,待痂皮发软擦试干净,剥去痂皮,创伤处涂上敏感抗生素,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对初发少数病灶直接涂上龙胆紫,效果很好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将抗生素掺在鱼肝油里涂在仔猪身上并加强保温,一天l次,连续3 d。
3)病猪同窝的所有仔猪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辅以维生素B、C等,严重的猪可以注射适量的地塞米松。在注射抗生素前,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4)发病猪舍最好在饲料中加入驱虫药。病猪可以注射适量伊维菌素或使用体表驱虫药。
5)发病仔猪常发生脱水症状,建议水里加电解多维和补液盐。
6)本病对青霉素的敏感性较低,建议用头孢类、恩诺沙星、林可霉素、SD-TMP等。
该病由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引起。这种病原正常情况下在皮肤中就有存在,并不导致发病。常在伤口附近造成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会产生毒素,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哺乳仔猪当中这种病通常为零星发生,不会对大群造成影响。有报道说个别也有大面积发病的。如某猪场100多头母猪,有85%的母猪所生仔猪从出生第3 d开始表现脱皮,发展迅速,一两天即可发展到全身。精神沉郁、怕冷,一般1周内死亡,死亡率高。母猪没有异常表现。哺乳期间仔猪有腹泻症状,粪便绿色、黄色、白色的都有。不及时控制将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在新产青年母猪的仔猪和断奶猪当中,这种病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临产前几天,母猪子宫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造成仔猪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发病率高的时候建议同时给母猪产前产后加药,如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对于个别发病也要认真对待。出现此病的原因有可能是母猪免疫力不足的一种表现。无免疫力的猪群常由于引入带菌猪而发病。对于养殖户个别猪发病也可以用植物油如豆油,炸开冷却而后涂抹。如果加上皮炎清等中药搅拌后涂抹有一定效果。也有人用机油涂抹。但刺激性较大。人用药以毒攻毒的方法也可以治好个别猪,如用以治疗人的脂溢性皮炎蟾酥皮藓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