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85|回复: 4

赖氨酸市场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1 14: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赖氨酸产品特点
    赖氨酸是人体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之一,是合成人和动物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必需物质,是体内酶、激素、抗体等功能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脑组织和脑神经的组成物质。赖氨酸主要用于饲料工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约90%的赖氨酸用作饲料添加剂,医药用及食品用约占10%。商品赖氨酸多是以盐酸盐或硫酸盐的形式存在的。
工业生产赖氨酸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发酵法、蛋白质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酶法。1960年日本首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这种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赖氨酸产业普遍采用的技术。以各种淀粉水解糖或糖蜜为生产原料,通过发酵、分离、浓缩、结晶、干燥等步骤,获得赖氨酸盐酸盐。赖氨酸盐酸盐含量最高可达98%,其中含有效赖氨酸78%。这一加工工艺的产品主要为饲料级赖氨酸,再精制可得到食品级、医药级产品。
我国赖氨酸行业产能布局
国内赖氨酸生产能力大致在90万吨左右,并主要分布在山东、吉林、安徽、四川、宁夏、河南等省份。
山东是我国赖氨酸产能最大的省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5%。该省拥有正大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西王集团、希杰(聊城)公司、山东巨能金玉米四家大型赖氨酸生产企业,设计年产能分别达到10万吨、8万吨、6万吨和6万吨。
吉林省产能居全国第二位,为3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3%。赖氨酸的主要原料为玉米淀粉,吉林省具有原料成本低且供应充足的资源优势,世界第一大赖氨酸生产厂家长春大成集团就坐落于该省。该公司首条赖氨酸生产线建成投产于2001年,设计年产能1万吨;2003年该公司自主研发出赖氨酸硫酸盐生产技术,并投入生产。2005年产能已扩建到24万吨,目前已达到30万吨的规模。其中,赖氨酸盐酸盐和赖氨酸硫酸盐各占50%。由于大成集团赖氨酸生产技术领
先、原料成本低廉,企业开工率高,赖氨酸实际产量可达国内供应总量的50%以上,对市场供应及价格的影响能力较强。
安徽省赖氨酸产能集中于安徽丰原集团。该企业位于安徽蚌埠,拥有8万吨氨基酸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2006年12月,中粮集团成为丰原生化的第一大股东。
宁夏赖氨酸产能6万吨,约占全国的7%,产能集中在宁夏伊品集团。
甘肃赖氨酸产能占全国的5%,为5万吨,该省主要生产企业是甘肃荣华集团。
四川省赖氨酸生产企业主要为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是日本味之素与川化集团共同投资兴办,目前饲料级赖氨酸盐的生产能力为3.1万吨/年,占全国产能的3%。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能3万吨,占全国3%。
内蒙古、黑龙江、福建赖氨酸产能分布为2万吨、2万吨和1万吨,主要企业分别是东方希望包头生物工程公司、牡丹江绿津生物实业有限公司和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
2008年赖氨酸生产变化
我国赖氨酸工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于1980年由大连赖氨酸厂生产赖氨酸,产品主要供医药大输液使用。
20世纪90年代,饲料添加剂用赖氨酸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了生产。当时,我国赖氨酸生产企业主要有三家,分别为广西赖氨酸厂,福建大泉赖氨酸公司和川化赖氨酸厂。由于看好我国赖氨酸市场发展的巨大空间,近几年来国内外很多企业纷纷进入赖氨酸行业,先后有吉林大成生化工程开发公司、安徽丰原集团、甘肃荣华实业集团、黑龙江牡丹江绿津生物公司,以及韩国希杰公司在聊城的独资公司等。
2000年以前,我国赖氨酸产量较低,2001年也仅达到3.4万吨,远不足国内需求。2003年以后,随着大型赖氨酸企业的纷纷投产,产量也开始逐年大幅增加。2003年产量达到7.8万吨;2004年17.3万吨;2005年33.6万吨,并转变为赖氨酸净出口国。2006年生产52.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成为第一大赖氨酸生产国。2007年因国内生猪养殖遭受重创、存栏减少,赖氨酸需求也随之下降,产量基本稳定在50万吨左右。而2008年,因国内畜禽业需求不旺、出口受阻、且价格不断下跌、中小企业经营亏损,国内赖氨酸产量降至50万吨以下。
我国赖氨酸以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每1吨赖氨酸大约要消耗5吨玉米。按2008年我国赖氨酸产量50万吨,其中90%以玉米为原料计算,约消耗玉米225万吨。
2008年赖氨酸贸易变化
13.3.1 赖氨酸进口变化
200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赖氨酸净进口国,且2000~2004年间的进口量较高,大致在6~8万吨。2000年的进口消费比高达80%,进口在保障国内需求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赖氨酸企业的纷纷上马和产能的不断扩大,从2003年开始我国赖氨酸进口量逐年下降。2008年1~11月份,累计进口2.25万吨,预计全年进口总量在2.3万吨左右。
韩国、美国、泰国、巴西是我国赖氨酸的进口来源国,四国之和占我国进口总量的95%以上。广东、江苏、上海、天津为赖氨酸的主要进口省份。
3.2 赖氨酸出口变化
从2003年起,我国赖氨酸出口量逐年显著增加。2003年出口0.82万吨; 2005年6.5万吨,并于当年转变为净出口国;2006年国内养殖效益较低,国内需求有限,赖氨酸出口量大幅增加至14.29万吨;2007年的出口量也保持在14.53万吨。
2008年,因关税成本提高、国际市场需求不旺,我国赖氨酸出口再度下降,1~11月份累计出口8.6万吨,预计全年出口总量在9万吨左右,同比减少40%。
荷兰、比利时、波兰、美国是我国赖氨酸的主要出口市场;吉林是主要出口省,该省出口量平均占国内总出口量的80%。
2008年赖氨酸价格变化
2008年,国内赖氨酸价格走势以7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赖氨酸价格稳中小幅上涨;后一阶段,国内赖氨酸价格持续下跌。
进入2008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赖氨酸出口竞争力减弱,生产厂家库存压力较大。但国内养殖业恢复低于预期,市场成交清淡,赖氨酸报价持续下滑。高含量(98.5%)赖氨酸已从年初的15.0元/千克降至4月底的12.5元/千克,低含量(65%)赖氨酸也从均价9.2元/千克降至7.6元/千克。进入5月份,养殖恢复情况有所好转,且生产企业库存压力下降,而豆粕价格高涨也对赖氨酸市场提供利好支撑,于是主要生产厂家控制产量,减少市场供给,并提高报价,赖氨酸市场价格又走出了一波上升行情,并于7月末达到年内高点。
但是,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生猪收购价格却不断下滑,养殖效益减少打击了养殖户的补栏热情,饲料消费量也一直没有有效增长,需求状况对赖氨酸价格的支撑有限,多数生产厂家只能通过降价来扩大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长春大成集团率先调低了其产品报价,高含量赖氨酸(98.5%)10元/千克,低含量(65%)5.8元/千克。这一报价对于大成而言,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对于其他企业将逼近成本线,或已经亏损。厂家降价加重了市场的悲观心理,导致了赖氨酸价格持续走低。从8月份开始至12月份,赖氨酸价格不断下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lyaodo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22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比较贵的,不过也学习到了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2 2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专业人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21: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大泉赖氨酸公司和川化赖氨酸厂已经停产,福建大泉赖氨酸公司改做金霉素,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能3万吨应该是做苏氨酸的,不知楼主是否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维生素的市场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9 14: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