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1――发酵液体饲料(全价料发酵)
目前,欧洲发酵饲料主要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全价配合饲料投入不锈钢发酵罐中,加水并接种菌种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通过管道传输到每个猪栏内的食槽(如图1)。但是,这种模式造价比较昂贵,不适合中国国情。
我们针对中国牧场现状,开发了适合于国内牧场的自动化发酵系统(如图2)。该自动化系统通过简单的按键设置,完全可以实现发酵的自动控制。该系统主要由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温度和pH传感装置以及传送装置组成,所有装置都可以通过控制柜进行设定和控制。
发酵全价料可以说是比较方便,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全价料的配方必须要调整。因为全价料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有变化。根据我们多年的试验证明,全价料发酵后蛋白提高了3%-5%,能量损失了3%-5%。所以我们在配制饲料时,必须把能量相应的提高3%-5%,蛋白可以适当的降低3%-5%。
另外全价料的发酵会影响预混料里面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变化,所以我们建议,预混料最好能在饲料发酵之后,再按照比例添加。
发酵方法及步骤:
1、加水
按照料水比1:2~1:2.5的比例计算好所加的料和水的量,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开启温度检测开关,显示温度。设定好温度的上下限(如25℃-30℃)。打开加热电源,温度低于25℃时,开始加热;当水加热到30℃时,自动停止加热。
2、投料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配合饲料投入罐中,开启搅拌开关,将配合饲料和水混合均匀。设定好搅拌间隔时间及每次搅拌时间。
3、发酵完毕
投料后,盖紧投料口盖,进行发酵。经过24小时一般可完成发酵,打开pH传感器,显示当前pH值。pH显示4.5左右时可结束发酵。发酵完成后关闭加热电源及温度传感器。
4、接料
打开搅拌电源,将发酵饲料混合均匀,打开罐底部阀门,开启管道泵电源,将发酵饲料通过管道传送到猪栏食槽。
方案建议:
此方案建议应用于母猪及仔猪阶段。饲料发酵时,最好不发酵预混料,等发酵完毕后,加入相应比例的预混料搅拌均匀再进行饲喂。
(二)方案2――发酵农副产物作为发酵补充料
中国的农副产物资源十分丰富,如豆渣、薯渣、酒糟等等,但由于含有各种抗营养因子以及适口性等因素影响了饲料中的添加量。但是将这些非常规的农副产物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同样可以作为比较好的原料应用到全价料中或者作为发酵补充料直接饲喂。
发酵方法及步骤(以豆渣为例):
1、首先计算好发酵剂的添加量,按照豆渣干物质的千分之一添加发酵剂,将发酵剂溶于适量的温水中,然后与豆渣混合均匀,水分含量以紧握成团,松开手能散开为标准(水分含量在40%-45%)。
2、将混合好的豆渣装入塑料袋或塑料桶中压实,密封发酵。
3、室温条件下发酵24小时即可完成发酵。
4、将发酵好的豆渣与全价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可饲喂,也可按比例单独饲喂。
方案建议:
此方案适用母猪阶段,但要注意,混合好的全价饲料要当天喂完。
(三)方案3――发酵乳酸菌酸饮
乳酸菌作为动物肠道内的原籍菌被广泛的应用于微生态制剂产品中,但是由于乳酸菌生产成本较高加之不耐高温,保存期较短,所以限制了乳酸菌的应用。乳酸菌的添加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动物本身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门开发了适合乳酸菌发酵的产品-乳酵素(也就是乳酸菌的培养基),发酵后的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给动物饮用,就像给动物天天喝酸奶,弥补了饲料中乳酸菌添加量的不足。
乳酵素发酵时同样利用方案1中的自动发酵系统,发酵时乳酵素和水的比例为1:9,发酵方法和步骤同方案1。
发酵完毕后的发酵液按照以下标准给动物饮用。
母猪(产前1月-泌乳期),2kg/天;中大猪(包括肥猪和其它阶段母猪),1kg/天;保育仔猪,0.5kg/天。
方案建议:
本方案可适用于各个阶段,同时也适用于其它畜禽品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