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养鱼的关键在于养好水。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摄食量大,排泄量也大,水质也非常容易恶化,在此期间,如能控制好水质,加强养殖管理,则可以保证草鱼养殖增产增收,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
一、水质恶化的原因
①池塘底层残饵及有机质过多,天气突然变化后,造成上下层水急速对流,溶氧降低。
②养殖密度过大及大量使用有机肥、化肥,造成化学耗氧或生物耗氧增加,导致缺氧。
③生活污水污染,导致硫化氢、氨、亚硝酸等有毒物质大量出现,浮游生物大批死亡,水质发黑发臭。
④工业污水污染,重金属离子大量积累,导致鱼类发育畸型乃至中毒死亡。池水严重缺氧或有毒物质积累是鱼类泛池的根本原因。
二、水质调节的方法
①适时适量施肥。施用高效鱼肥(如活水鱼乐)不仅可以定向培养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增加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有效减轻水体中的“氧债”,而且其中的部分有益菌还可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进一步改善水质。
②定期加注新水。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和投饲量、排泄量的不断增大,水质条件日益恶化,为了保证池鱼正常的生长,必须及时加注新水,提高池塘的水体深度,增加水体空间,减缓养殖鱼类的拥挤胁迫反应,冲淡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生物的良性生长。此外夏季因鱼的生长而加大水体,能相应增大鱼的生活空间,促进鱼生长。
③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每7-10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底垢净或水博士等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微生态制剂既可补充水体中的分解者,加快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分解,而且还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为养殖动物提供一部分天然饵料。
④适时开动增氧机 抓住每一个晴天的中午,及时打开增氧机,将表层丰富的溶解氧运送到水体的底层,还清底层的“氧债”,可有效地改善池塘水质。此外,在养殖旺季的早晨和阴天的早晨,适当地开动增氧机暴气半个小时,可降低水体中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⑤化学方法改良水质。根据水质情况,适时使用爽水解毒剂、净水解毒剂、底爽A+B、洁水灵、底毒清等水质调节剂改善水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