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53|回复: 5

这鱼粉有问题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来了一批国产鱼粉,感官还不错,颜色偏灰,但是一过筛,晒上物吓人哦,有多又出,还有木喳喳,可老总说没事,这些木喳喳实际是鱼的内脏,有谁懂这个啊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bo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0-28 10: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是老总买的,我想你没有别的办法了。但是,我劝你先把一些(200克,2包以上)采样收在冰箱上层作为证据--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1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鉴定鱼粉的质量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鱼粉市场物缺价贵,质量参差不齐,更有些人制售假劣鱼粉,而很多饲料厂未掌握检测鱼粉质量的手段,购进假劣鱼粉,严重影响饲料品质并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提供一些检测鱼粉质量的方法,供饲料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一般从两个方面判别鱼粉质量优劣。第一步要鉴别鱼粉是否搀假。如果是真鱼粉则进行第二步,考察其内在品质。
     一、鉴别鱼粉是否搀假可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
     1.物理方法:主要是进行感官鉴别。
     ①视觉 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均匀分散无结块。进口鱼粉呈黄棕色,颗粒状。国产鱼粉呈青黄色,肉松状。都含有少量鱼骨、鱼眼。
     ②嗅觉 新鲜的优质鱼粉应是很香的鱼腥味,而存放过久受潮腐败变质的鱼粉产生腥臭味和刺鼻的霉臭味。如搀假则具有掺假物的味道。
     ③味觉   优质鱼粉应是新鲜的鱼肉松味,略咸。不应有苦、辣、糊等味。
     ④显微镜检 显微镜检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但视检验员的经验,准确度差异较大。为提高镜检的准确度,检验员应对可能掺入的物质在镜下进行大量的观察,熟记其形状特点,并掺人鱼粉中进行强化训练。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提高镜检的准确度。
     2.化学方法:一般测定蛋白、脂肪、钙鳞、水分含量等项目。但随着掺假手段的提高,常规方法可能无法检出是否搀假。目前比较准确的方法是测定鱼粉中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赖氨酸达到5%,蛋氨酸达到2%以上则是比较优质的鱼粉。一般掺假后这两个指标很难满足。但检测氨基酸一般费用高,时间长,有些地方还不具备检测的仪器。另外蛋氨酸含量随机器设备和技术水平不同可能有较大差异。
     化学方法可配合镜检对镜检中怀疑搀入的物质进行专项化学测定。如羽毛粉、血粉、尿素、皮革粉、锯末、石粉等。检测方法可依照国标或参考《中国饲料》1999年第10期22——23页。
     二、有些鱼粉虽然没有搀假,但受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包装、运输以及贮存等环节的影响,其质量差异也很大,关键是鱼粉的新鲜度。特别是甲鱼、鳗鱼等饲料中大量使用的白鱼粉。新鲜度直接影响鱼粉中氨基酸含量、饲料的适口性和有毒物质的含量。我们一般以组胺、挥发性氮和酸价作为评价鱼粉新鲜度的指标。
     1.组胺 组胺是生物的敏感毒素,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造成肠胃出血、糜烂,也称糜烂素。组胺是原料在加工前被微生物分解的产物,腐烂越严重的鱼加工成的鱼粉组胺含量越高。因此组胺是评价原料品质的指标。
     2.挥发性氮 氨基酸降解的产物。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因此鱼粉的营养价值大受影响。
     3.酸价 酸价是评价鱼粉中脂肪的氧化程度。酸价越高,表明脂肪氧化的越严重。其结果是不饱和脂肪酸大量被破坏,鱼粉营养价值降低;产生难闻的气味,影响饲料适口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危害鱼类,如瘦背病就是长期投喂氧化油脂导致的鱼病。
     挥发性氮和酸价高多是由于鱼粉在加工过程和包装、贮运阶段的变化。组胺、挥发性氮和酸价都有明确的检测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鱼粉是饲料特别是水产饲料中最重要、成本最高的原料,也是最容易搀假的对象,因此饲料企业的质检人员应在检测鱼粉质量方面下大工夫,才能保障整个饲料成品的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11: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照片否?{:3_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8 1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提供的资料,学习了

水本无味 于 2009-10-28 11:26 补充以下内容

谢谢楼上提供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14: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应该进行湿化学检测吧,用数据说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16: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