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hm0728

玉米蛋白粉总叶黄素含量一般多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5: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中叶黄素的测定
1 检测依据    美国分析化学协会饲料中叶黄素的测定
2 检测方法
2.1  仪器及器皿
2.1.1 粉碎机、筛孔0.4毫米
2.1.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3 水浴—恒温无搅拌水浴。温差不大于+05℃。水容量约10升,水    深为7cm。
2.1.4 空气凝结装置---2毫米×49厘空心玻璃管,其上有一个单孔的橡胶塞。
2.1.5 真空烤箱(为制备标准品用)
2.1.6 容量瓶---100ml、50ml棕色容量瓶
2.1.7 移液管---30ml、10ml移液管
2.1.8 72型分光度计
2.1.9 有刻度的容量管(1000毫升,作配制试剂用)
2.2 试剂
2.2.1 丙酮、分析纯
2.2.2 正乙烷、分析纯
2.2.3 甲苯、分析纯
2.2.4 无水酒精、分析纯
2.2.5 甲醇、分析纯
2.2.6 甲醇氢氧化钾溶液—40%  。40克KOH溶于100毫升甲醇中
2.2.7 提取剂。正乙烷—丙酮—无水酒精---  甲苯(10:7:6:7)
2.2.8 硫酸钠溶液10%。10克无水硫酸钠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2.2.9 异丙醇,分析纯
2.2.10丙酮—异丙醇(1+1,容积)
2.2.11 苏丹I标准溶液
2.3 试剂制备
2.3.1 苏丹I标准溶液
1) 储备液---1.0毫摩尔(mM)。
用热乙醇再次结晶的标准品。标准品在摄氏70度真空烘干箱里烘至恒重。
溶解0.1241克醇标准品于500毫升丙酮—异丙醇(1+1,容积)中,贮存于室内避光处,每月制备一次。再次结晶的步骤如下:将8克重的苏丹I结晶放入5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300毫升乙醇,并加温至摄氏75度,不断搅拌。应在烧杯口放置一凹玻片以防止过多的蒸发。当所有的固体接近完全溶解时(有时会有一些不溶的杂质),应用真空过滤,除去杂质。热的滤出液应再温慢慢冷却(可用冷箱,冷却温度>℃)。此时不要搅拌滤出液,因为这将产生小结晶。一符结晶产生后,再次进行过滤。结晶体应尽量用压法干燥。最后,用小产铲移至干燥玻片上,并置于70度的真空烘箱。结晶完全干燥后贮藏于棕色的干燥器皿中。
2) 工作液---0.04毫摩尔
稀释2ml储备液溶于50毫升丙酮-异丙醇(1+1,容积)中,贮存于室内暗处,每天制备一次。
2.4  仪器校正
首先,以工作液在469-479nm        间以1nm间隔扫描,检查校正分光光度计。若最大吸收不是474nm,则重校仪器。当仪器在474nm下有最大的吸光值时,狭缝宽度为0.03下,工作液读数应为0.561(474nm)。
若仪器有偏差,便要校正下面方程式中的仪器偏离因子
f(仪器偏离因子)=0.561/A474(工作液)
A474(工作液)=工作液474nm的吸光值
2.5 样品的制备
用粉碎机打碎样品(约100克至200克重),以至99%以上样品能通过40目筛。这一过程应不至于使样品的温度超过室温。样品碾碎后,应进行一次彻底地混均。准确地称取样品(玉米2g、蛋白粉05g、饲料2g),放入10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加入30毫升提取剂,密封,用手摇约一分钟,然后,再加入2毫升40%甲醇一氢氧化钾溶液,并摇动1分钟。瓶口上插上一支玻管后置于56度水浴中保持20分钟,然后把容量瓶移入暗处入置一小时。加入30毫升正乙烷,摇动一分钟,用10%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剧烈摇动一分钟后,再置放于暗处一小时。上层液体积约为50毫升。
用移液管吸取上清液5毫升入5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用提取剂定容至刻度,摇匀。以提取剂作空白,测定474nm的吸光度,并记录。
2.6 计算结果
      叶黄素(克/公斤)=[A474×f×2.1205] / 样品重量(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6: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检验方法进行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f值很麻烦,我们做的f值一般1.025左右。省去做f值检测就简单了很多。

whm0728 于 2009-10-27 16:15 补充以下内容

我们最近检测的玉米蛋白粉总叶黄素270左右。
供应商说用陈玉米做的,只能达到这个含量。
新玉米做的总叶黄素可以达到400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21: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有知道玉米蛋白粉的消化率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2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400PPM叶黄素含量玉米蛋白粉,很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9 08: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等品大于310
二等品大于260
三等品大于17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3 15: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检测叶黄素?叶黄素的作用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4 10: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米蛋白粉的总叶黄素主要取决于玉米质量,新玉米生产的蛋白粉可以达到400以上,陈玉米一般220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6: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xgs123

想问下,这个是什么标准?是你们的企业标准么?还是经验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30 04:5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